•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黑暗宇宙

    黑暗宇宙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法国2015

    主演:乔纳森·日奈,萨宾·阿泽玛,让-弗朗索瓦·巴尔梅,约翰·利贝罗,维多利亚·盖拉,克莱芒蒂娜·庞斯,安迪·吉雷,雷卡杜·佩雷拉,António Simão 

    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游乐设尸

    • HD

      FPS

    • HD

      神偷伊克巴尔

    • HD中字

      鬼娃回魂6

    • HD

      鬼娃回魂3

    • HD

      鬼娃回魂2

    • HD

      鬼娃回魂7

    • HD

      诡夜迷情

     剧照

    黑暗宇宙 剧照 NO.1黑暗宇宙 剧照 NO.2黑暗宇宙 剧照 NO.3黑暗宇宙 剧照 NO.4黑暗宇宙 剧照 NO.5黑暗宇宙 剧照 NO.6黑暗宇宙 剧照 NO.16黑暗宇宙 剧照 NO.17黑暗宇宙 剧照 NO.18黑暗宇宙 剧照 NO.19黑暗宇宙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维尔托德的法律学校考试失败了,富克斯辞掉了他在时尚公司的工作。几天之后他俩结伴来到了一个家庭旅店,他们遭遇了一系列的奇怪预兆:一只麻雀被吊在树林里,接着是一块木头,最后奇怪标记出现在了天花板上以及花园里。屋子里有一个喋喋不休的女人和一个年轻女子,维尔托德疯狂喜欢上了她。不巧的是,她刚刚嫁给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建筑师,第三个被吊在树上的是一直猫,而这次是维尔托德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第四个会是一个人么?

     长篇影评

     1 ) 既让人迷惑又让人着迷

    祖拉斯基的遗作让我迷惑不解,却又令我深深着迷其中。全赖有动情的配乐,撩拨观众情绪的主题音乐在毫无防备下响起,突然间画面与情节仿佛变得深邃起来。跟导演之前的黑暗题材相比较,这部算积极乐观得多,尽管还是有歇斯底里的角色和令人抓狂的摄影机运动。由于主角是作家的关系,影片中弥漫着浓郁的文学色彩,托尔斯泰、司汤达、《红与黑》,还有帕索里尼、斯皮尔伯格等几位导演的名字不时浮现,致敬和讽刺意味层出不穷。最精彩的部分要数对法国新浪潮风格的运用:人物面对镜头说话、推拉镜头、突兀的配乐,以及最后场景的跳跃剪辑。也正是最后这个场景令我若有所思,之前所有故事和人物会否只是男主角小说中的虚构呢?

     2 ) 承认吧!看不懂他的遗作不丢人

    熟悉安德烈祖拉斯基的观众们都会对于这个创作者一言难尽,你说他不是一个好导演,但《银色星球》作为一部史诗级别的科幻片,受到了影评人的广泛赞誉,但如果是你就此认为他是一个好导演的话,未免有失偏颇,因为即使是被影评人推荐,《银色星球》依旧不被大部分观众喜欢。原因是为何?因为这个导演的表达不是线性的,而且充斥着大量的情绪化的个人意愿,因此,当代观众们熟悉了线性表达且熟悉了以故事逻辑为基础的叙事方式的话,他的作品就不会友好。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影片就是安德烈祖拉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本片之后,这位传奇导演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之所以不说推荐,而是说介绍,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本片对于观众们并不友好,而如果你想要强行观看,总会在昏昏欲睡中间走完全片。

    《黑暗宇宙》讲述了一件事情,并且通过这件事情走完了全片,全片辐射了很多面,且信息量大到爆炸,讲究的台词使得全片的逻辑架构被发散,因此,单纯的以故事作为切入点,观众自然会昏昏欲睡。

    维尔托德从现实社会中的紧张与忙碌走了出来,他因为考试失败且将自己的工作抛在了一边,最后,维尔托德选择了一个乡村旅店来走自己的生活,他想的不错,但现实却并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这个乡村旅店,维尔托德陷入到了一种循环,他自从踏入这个旅店开始,周围的一切仿佛融成了一个大圆圈,他走不出来也没法从中理出头绪,这个圆圈吞噬了维尔托德,维尔托德彻底的迷惑了。

    如果你想要用正常的逻辑来理清楚安德烈祖拉斯基的话,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本片看似有一个大的故事框架,且本片也有主演以及配角,但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元素聚集在一起之后,能显示出来什么样的电影就是一种发散式的概念。《黑暗宇宙》确切的说更显是一种想法而不是一部完整的故事片,因为本片中的所有场景都有一种飘渺的感觉,而不是我们能找到一定顺序的逻辑故事。

    故事自然是有一个开始和结局的,但对于本片来说,这样的逻辑不存在,本片倒是有一个开始,那就是维尔托德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和牵绊全部破灭了,考试的失败使得他对于学术产生了厌倦,公司的离职使得他对于生活没有了依恋。在摒弃了自己的欲念之后,维尔托德来到了这个乡村旅馆。他本来的想法是一种逃离,逃离现实生活,最终找到心灵的港湾,但是这种逃离对于他来说,或者说对于“逃离”这种行为本身来说,不过是陷入到了另一个循环。

    如果说维尔托德之前套利的世界是一种循环,那么他现在身处的世界就是另一种循环,维尔托德所谓的逃离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他的期待是好的,但是现实确实是很残酷的。

    《黑暗宇宙》的另一个译名很直白,叫《空间》。空间不过是从一个地方跳跃到另一个地方,两个空间都是彼此独立且相互依存的。维尔托德想要从一个地方离开然后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他从来没有离开,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形式的到达,维尔托德并没有理清楚这个概念,因此,当他选择从城市离开来到乡村找寻宁静的时候,乡村的这种宁静之下却处处掩映着某种“杀机”当然,这种杀机并不是一种确切的可以表现的具象,更像是一种概念。

    维尔托德想要跟这种杀机斗争,结果自然是残酷的,他无法战胜自己的欲望,就无法战胜这种“杀机”。在陌生的环境中爱上一个姑娘这并不与面对陌生的环境展现出来的不安有任何的区别。维尔托德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谋求一种跟乡村生活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于此同时也是他的一厢情愿。

    在安德烈祖拉斯基的作品中,任何一个试图寻找某种既定的可琢磨的关联的观众都会被创作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磨,我们实际上可以放弃寻找一个答案,转而是抓住一种感觉来理解,这样一来会好很多。当你无法用故事的冲突来解释一部影片的时候,适时的跟着感觉走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跟传统的戏剧一样,这里说的是东方的戏剧。西方的戏剧讲究的是对仗工整且有着完整的故事逻辑,通过故事来讲求一个核心观点。

    但是对于东方戏剧来说,情感冲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故事的完整性是第二位,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折子戏,并不在乎开头跟结尾,在乎的只是情感冲突能不能延续,如果情感冲突到了,这出戏戛然而止,观众们依旧是会故障,而情感冲突如果没到位,即使是故事结束了,观众们也不会买单。这就是东西方戏剧文化的差异,如果用在本片上,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道理,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故事呢?或许该换换口味。

    ……

    你好,再见

     3 ) 《黑暗宇宙》——75岁祖拉斯基的内心写照

    今天是2016年10月27日上午,小雨,没去健身,打开电脑,看了一部影片,决定写篇影评。
          这部电影是75岁的导演祖拉斯基的遗作,简单介绍一下他:他被誉为最具创新意识、最具个人风格、最具争议性的电影大师,1940年出生于乌克兰,童年饱受战乱的颠沛流离,他大部分的作品充斥着极端强烈的情绪和死亡影像,使他毁誉参半。他的经历很复杂就不一一介绍了,下面需要的时候会略做介绍。
          《黑暗宇宙》是根据波兰作家维托尔德·格姆布洛维茨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祖拉斯基凭借这部电影在瑞士的第68届洛迦诺电影节上拿到了最佳导演奖,除此之外,影片的配乐大赞,风景美到窒息,导演非常擅长实物的抓拍特写。但很多人说影片晦涩难懂,显得非常无聊,主要是由于导演90年代后很少拍电影,主要精力用在了文学和戏剧上,而影片也处处采用法式新浪潮的表现形式: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多变,很多都是即兴演出,爱情与性随处可见。
           影片到底讲了什么,很多人看完后不知所云,尤其是结尾,更懵圈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因为爱而带来的一系列的谋杀行为。演员的表演近乎疯癫,很有戏剧的感觉。为什么说这部电影是导演内心的写照,祖拉斯基的很多作品都因为太反动太黑暗而禁止上映,有的作品甚至禁映15年,名作《银色星球》几进完成却被当局者永久封存,最后声名狼藉的当局者飞机失事,他时隔多年找到胶片并公之于众,这部影片造成了轰动,被国际影坛认为是他的巅峰之作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品。祖拉斯基很想受到世人认可,而不是饱受争议,他的电影主角大部分是癫狂、神经质、表情特别夸张的,影片中男主角为了吸引女主注意,吊死了猫,还做了一系列怪异行为,这可能是暗射祖拉斯基自己为了获得世人认可而采取的非常具有个性化的电影风格的原因吧。
          结尾两种结局的互相剪辑,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很多人说这是平行宇宙,为了照应电影的名字《黑暗宇宙》,有这层意思,但不仅仅是这层简单的意思,我觉得导演更想表达的是内心的孤寂与渴望被理解:①自己期待同性好友吻自己,但另一个结局好友没这么做,只是普通告别。②一个人回家,另一个结局女主和他一起回家,女主问,你能让我成为演员吗?男主说不能,然后镜头慢慢转到风中摇摆的树枝,树叶发出阵阵窸窣的声音,我的心却无平静。从结局来看,75岁的祖拉斯基性格温和了很多,虽然整部电影还是那么疯癫,那么放荡不羁,但最后这两种结局,我觉得暗示了导演内心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极端猛烈的情绪,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是让你自己做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导演老了,累了,不再那么狂妄,认为世界能改变,而是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并不能帮助任何人,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没有能力帮助女主成为出色的演员,或者不敢去爱,或者这一切都是男主自己所幻想出来的。
           有位哲人说得好:“在混乱的时期,艺术创作寻求秩序和章法,渴望拨乱反正;而在有秩序的时期,混乱也应成为一种被寻求的艺术创作元素。”祖拉斯基的一生极其作品很好的阐释了这句话,再见,祖拉斯基!

     4 ) 被空虚吞噬

    昨天看这部电影,从开始五分钟后一直到结尾,都处在莫名的癫狂状态。被导演所设置的巨大空虚感充气了内心,几乎爆掉。这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但也许只有神经病才能看懂。如果你和我一样,就尝试一下吧。让我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神经病。btw烧叔儿也被该片抖动了,深井冰的黑暗宇宙在欲哭无泪中干嚎至死去。

     5 ) 15年未出新作,谁也没料到祖拉斯基倾力的一击的《黑暗宇宙》居然也就成为他的天鹅挽歌!

    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是当今影坛最具个人风格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电影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充斥着极端而强烈的情绪和死亡影像,又因他常用的后现代主义戏剧结构,使得他的电影常常毁誉参半。

    祖拉斯基1940年出生于前苏联乌克兰城市利沃夫。他出生后一年后,德国进攻苏联,利沃诺被占领,这段痛苦而残酷的童年战争经历大大影响了他后来的电影风格:极端猛烈的情绪影像和死亡遍及其所有的作品之中。

    这部《黑暗宇宙》仍不脱具争议性强烈情绪与后现代主义剧情架构,乍看像带恐怖色彩的悬疑片,又有典型作者电影的风格。看起来与1991年戛纳影展金棕榈奖《巴顿芬克 Barton Fink》很像,实际上区别很大。

    《黑暗宇宙》改编自同样具争议性作家维托尔德·贡布洛维奇(Witold Gombrowicz)的同名小说,他的小说作品向来晦涩难懂,常常以连串戏谑语言揭示世界可笑之处。

    这些元素在电影《黑暗宇宙》里被保留了下来:影片的歇斯底里与原著的魔性和扭曲高度契合。

    《黑色宇宙》在惊世骇俗的尺度上温和了许多,祖拉斯基很喜欢的被欲魔附身鲜血狂喷的场景没有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横跨文学、剧场和侦探故事等多文本交会的博学通俗电影。

    祖拉斯基凭借这部电影在瑞士的第68届洛迦诺电影节上拿到了最佳导演奖。

    这是一部看不懂才正常的电影!

    《黑暗宇宙》的电影开头是一名年轻人因为看到一只死掉的麻雀,麻雀的脖子悬挂在藤蔓上引起了他的注意,接着他在森林中肆意地朗诵起但丁的作品。

    接着男主角陷入了疯狂的调查,荒唐地接受了兽医提供的丑闻。整部影片在对存在主义的讽刺和无休止的细节堆砌里行径。

    情欲作为引导《黑暗宇宙》全片情节推动的原力,已经是祖拉斯基的作者印记。不过这次祖拉斯基显然决定不再那么外放,以往张牙舞爪的情欲,在《黑色宇宙》里隐身于文字的隐喻之间:男女主角(象征性的)高潮完全经由文字堆砌、而双方对对方的爱抚,也仅止于交替背诵小说情节。

    祖拉斯基自己也钟情于小说写作,在《黑暗宇宙》里,祖拉斯基给影迷贡献了一场极致的文字盛宴。

    借由百科全书式的旁征博引,祖拉斯基创造了如「等待果陀」里时而愚蠢、时而智慧的迷人角色。

    疯狂、死亡、幽默、黑色、愚蠢、智慧,所有你能想像到的对反形容词,都在这部祖拉斯基难以归类的精彩遗作找到住所。

    怪诞的人物、荒唐的情节、疯谵的语言、满到快溢出篇章的符号,这原本就是祖拉斯基电影里常见的元素。

    在这部电影里,或许是有了贡布洛维奇的疯癫加持,他又更肆无忌惮地放大了自己的偏执狂,致敬和讽刺意味层出不穷。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多变,很多都是即兴演出,爱情与性随处可见。

    影片充满各种象征性的物件,甚至自成体系,还包括了因维托德的创作而带出的语言系统,有日常性对话、戏剧性对话,也有无法理解的梦呓式独白,甚至近末处一场似真如幻的歌唱场面。

    在《黑暗宇宙》里,有丰富文学的(托尔斯泰、斯汤达尔)、哲学的(沙特)、电影的(帕索里尼、史匹柏)、诗的(奥登),被灌入在电影的各个角落。

    咆哮、惨叫、哭喊此起彼落,死亡的阴影(动物尸体),魔鬼的暗喻,当然还有祖拉斯基最为著迷的不伦之恋与罪恶情慾,呼应了他先前的所有作品。

    《黑暗宇宙》所散发的气味最接近于描述肖邦最后生命的《蓝色乐章》(肖邦、贡布洛维奇、祖拉斯基都是被迫流亡最后寄居法国的波兰人),两部作品都有一种纵情迷狂、打破束缚规则的酒神精神,众多的人物交错,宛如群魔乱舞。

    《黑暗宇宙》的动物尸体是无魂之体,不定形的软体与两栖动物有魔性与死亡的暗示,让性与死交融,而流淌于其间、始终不愿歇止的肖邦琴声,正是这两极冲击下所产生的最大意义:艺术。

    《黑暗宇宙》的配乐大赞,风景美到窒息,导演非常擅长实物的抓拍特写。

    影片也处处采用法国新浪潮的表现形式:人物面对镜头说话、推拉镜头、突兀的配乐,以及最后场景的跳跃剪辑。

    影片刻意打破叙事的连续性,为的是让影片贴近祖拉斯基自己以往认为不可能改编的原著。而这些超现实的情境,其实更可说是祖拉斯基对于创作(文学的、电影的)的一次后设性致敬,因此片中提及了许多应该直接影响祖拉斯基的导演或影片,同时也尊重了文字本身那与电影之间难以消弭的特质,削弱的写实性正是为了让位给这些特质。

    祖拉斯基的手中孕育出了数个以主演他的电影而纶下演技奖的影后,诸如以演出《着魔》拿下戛纳以及凯撒影后的伊莎贝尔·阿佳妮 ,再者是以《爱是最重要的事》荣膺凯撒影后的罗密·施奈德,以及法国性感女神苏菲·玛索首次的突破性演出的电影《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均出自他之手。

    祖拉斯基可说是孕育影后以及慧眼识英雌的第一高手。

    封镜15年后问世的《黑色宇宙》,同样网罗雷奈的第二任老婆莎嫔艾慈玛饰演脾气怪异的民宿主人,她美丽又谜样的女儿由维多莉亚盖拉所饰演,维多莉亚盖拉在片中饰演略显神经质的已婚少妇,并与闯入民宿的男主角有发酵著奇怪的暧昧,而其绝美的轮廓与朱红的唇线,成为片裡每个男人的致命吸引力,也恰如其分地展现出红颜祸水的极端魅力。

    而饰演入住民宿的男主角强纳森居内,以其略显严峻的五官,狂妄却带点斯文气息的演出,被国外影评盛讚为明日之星,他演出对女主角疯狂执迷的设计系学生,但却能洞穿环境氛围,感受甚至设计不可思议事件的发生,他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演出片中如舞台剧的大片独白,低沉的嗓音佐以瘦削的身躯,宛如咒语般深入脑髓。

    两位主创演员虽极少接演电影,却都各自被祖拉斯基挖掘出潜藏于身心中的疯狂执迷,观影过程中也能享受大师最后身影的慧眼选择。

    祖拉斯基很想受到世人认可,而不是饱受争议。他的电影主角大部分是癫狂、神经质、表情特别夸张的,影片中男主角为了吸引女主注意,吊死了猫,还做了一系列怪异行为,这可能是暗射祖拉斯基自己为了获得世人认可而采取的非常具有个性化的电影风格的原因吧。

    然而这部遗作却重新探讨了电影的材料本质,让影像得以自由发展,竟也因而开出了一个影像诗的新局:不断的运动却不急促,碎片的剪辑却不让人疲倦,甚至层次丰富的场景中丝毫不见紊乱,交织出一种纯属文学性的美感。

    就连维托德那过于理想化的面容,或者他迷恋的蕾娜那脱俗的躯体,合成为祖拉斯基对「创作」这件事的最大敬意。

    15年未出新作,谁也没料到祖拉斯基倾力的一击的《黑暗宇宙》居然也就成为他的天鹅挽歌。

     6 ) 我从这里出发,然后坠入你的黑暗宇宙

    这是2016年个人观影十佳里写的一篇影评,大家凑合着看:

    这部电影确切的来说应该是2015年底的作品,但是由于它参加的电影节大都在2016年,而且电影资源也是在2016年才出来的,所以我把它算作2016年的作品。

    这部电影同时也是一位电影大师的遗作,这位电影大师叫做:安德烈·祖拉斯基,一位波兰裔的导演。

    祖拉斯基是一个非常受争议的导演,因为他的电影不光是没有完整剧情可言,而且极度情绪化,非常极度,有人说他是个疯子,然后拍戏会把演员也变成疯子。。。

    是的,就是这样,而且毫不夸张,在《着魔》里,他就把大美女演员阿佳妮在电影里变成了一个不疯活不成魔的疯子

    好在阿佳妮悟性还算上道,凭借这部电影还拿了个戛纳影后,这部电影里,阿佳妮同时也贡献了影史上首屈一指的极度癫疯的长达4分钟的长镜头表演,这段4分钟长镜头表演堪称后无来者之笔。

    不喜欢祖拉斯基的人大有人在,说他拍的东西都是装逼之作,完全不顾及观众,说他是一文不值的伪大师。

    但是,祖拉斯基的影迷更是多,而且都是死忠追随者,这里面还包括很多大导演和大明星

    大导演粉丝里,最有腕儿的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的没错,塔可夫斯基,今年的十佳文章里,这是我第二次提到了我最爱的导演=.=第一次提及是在第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回看回看去~)

    这俩哥们儿还都是一个姓,有时候一起用餐,发型还都比较类似,果然是好基友呢=.=

    塔可夫斯基甚至想过让祖拉斯基在他的电影里扮演耶稣,这种膜拜程度简直了,老塔你别忘了你也是被别封神了的人物啊。。。

    说回祖拉斯基,在他身上,完美的诠释出了一句话:天才都是深井冰,而深井冰不一定都是天才。

    好了,接下来进入主题:

    这部电影依旧延续了祖拉斯基一贯的电影风格,即:情绪怪异如疯子,个别片段还夹带着舞台剧风格。

    电影改编自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的同名小说《黑暗宇宙》

    这位来自波兰的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大概是中欧文学里最伟大的荒诞主义大师了,他的作品荒诞而晦涩,同时通过荒诞滑稽的语言映射真实世界里种种的可笑现象

    他的作品由于太过晦涩和荒诞以至于被认为无法改编成电影的小说

    然鹅,他遇到了波兰老乡祖拉斯基,两人又有着近乎相同的荒诞与疯狂完美结合的基因

    所以,这部电影就随之诞生了,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讲述着一场戏谑至极的荒诞世界。

    男主维尔托德是一个法国大学生,刚挂了课不久,烦恼之余,想找几个偏僻之地继续自己的写作

    于是他找到了一户公寓,公寓里在葡萄牙,住着一家法国人。

    前往这户人家的路上,他要穿过一片树林,走在树林里的他

    突然就莫名的焦躁起来,口中念叨的是但丁神曲名为“森林”的一段诗

    然后神神叨叨地穿越森林,也就是说影片一开始就已经为整个电影氛围奠定了基调。

    他在穿越森林到时候,在一个窄路上碰到了一只死了的麻雀,这只麻雀被绳子吊在了斜着的电线上,一根绿线,紧紧的勒在了麻雀的脖子上。

    这是全片非常诡怪的一幕,还有这只死的诡异的麻雀成了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幕,这只麻雀同时带着一种未知可怕的延伸,后来反复的出现在影片中。

    比如他会好几次的回来再看看依然吊着的麻雀,然后絮叨几句又回去,再比如当看到了吊死的麻雀以后,他们在公寓里又看见了吊死的猫咪

    接着又会看见远处电线杆上吊着的被剥了皮了的鸡

    在第一次看见麻雀以后,男主短暂的在麻雀跟前呆了几秒钟就小跑着出了森林

    他更加焦虑了,他不知道是谁弄死了这只麻雀,更不知道把麻雀挂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还用了一根绿绳子。。

    男主到了这个小家庭以后,发现这家人都非常的荒唐,让他不可置信

    房东是一对荒唐的法国老夫妇,没日没夜的吵,像是小丑一样地做着不可理喻的事情

    公寓里还有房东夫妇的女儿莱娜以及她的未婚夫

    说道女主莱娜,这里我发现一个特有意思的事情

    《黑暗宇宙》莱娜的扮演者是维罗利亚·盖拉,《着魔》里的女主扮演者是伊莎贝尔·阿佳妮

    绝美就不说了,外形和气质还有眼神都极其相似

    老祖的欣赏水平很专业,也很专一,他影片里的女主基本都是这种类型的,啧啧。。。

    造孽啊,是有多少人买票看电影是为了看女主去了?=.=

    好了,说回影片《黑暗宇宙》

    影片里,莱娜是一个有着天使般面容的女孩儿

    她不爱说话,就是爱笑,你也不知道她在笑什么,在男主面前会有很多奇怪的动作 她在餐桌上会模仿男主做一些小动作

    在书桌前,会看男主写作,然后突然跑掉,会钻进桌子去一粒粒地捡绿豆,捡绿豆时露出的裙摆下的大腿让男主差点岔气

    女佣嘉莱特是个裂唇,每天也都是神神叨叨~而且经常会突然出现然后突然又消失不见

    有时候,男主起床一睁眼,发现嘉莱特在笑眯眯地盯着他看。。。

    送早餐的时候殷勤地恨不得把早餐直接直接一把塞给男主。。。

    唯一正常点儿的就算是莱娜的未婚夫了,可正常的人在电影里全都是打酱油的=.=

    这可让观众情何以堪啊啊,唯一看到的正常的角色竟然那么的没有存在感,就像影片之外的自己。。。

    《黑暗宇宙》像是一场荒诞有喜剧感十足的小游戏,故事一会儿充满喜悦,下一秒又会突然充满怒气

    祖拉斯基在影片里以快速的情绪转折,充满矛盾的对话和奇思妙想的剧情对峙统统融入电影之内,然后带着失了控的演员们共同走向绝望的未知之地

    影片后半段,公寓里的所有人达成共识,他们决定出去游玩儿,以缓和各个之间乱七八糟的关系以及种种不可理喻的怪事情

    先是到了海滩,后来又去了森林踏青 结果就是遇到了更荒谬的事情,所以事情和关系继续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最终的最终,一切都是错乱的,没有焦点,时空错乱,故事线索错乱,人物关系错乱,甚至连镜头的移动和剪辑都错乱的无可理喻

    但是,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平衡了,因为你会发现其实很多小细节和线索都会联系到一起然后导致结尾的画面并不是那么唐突

    所有碎碎念的理解不通的对白其实也是有着微妙的联系

    很多的镜头都在很明显的暗示一些东西,比如下面这个剧照(仔细看看墙壁,你会发现一个图案。ps:别问我那是啥,我脸皮薄0_0)

    接着,我想说一个我认为极其重要的点,这个点就是配乐

    影片里唯一不凌乱的其实是配乐,对,是配乐,

    当你沉迷于剧情上的天马行空,当你沉迷于女主的美颜,当你以为影片除了这些以为其他都毫无意义没有任何章法的时候

    最不引起人注意的配乐反而成了串联影片线索的最佳工具

    所以,要看懂这部电影,你首先就要把配乐仔细听

    不同的场景下,配乐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且在一些场景突然地切换下,听到配乐的衔接才会发现这种看似无意义的切换其实都是导演所刻意的,是通过这个来表达自己的构思。

    最后,我想说说我对《黑暗宇宙》这个片名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小说一级影片会起这个名字。

    其一,我觉得当男主走进森林也就意味着其实他马上就要进入一个黑暗的世界了,打开这个大门的钥匙就是那一只吊在电线上的麻雀......

    其二,是莱娜,对,莱娜就是黑暗宇宙,当然,这是对于男主来说了

    在男主看来,女主就是一个黑暗宇宙,慢慢吞噬着他,可谁叫他沉迷于她,

    影片结尾,当男主看着莱娜,她由笑渐渐地张开了嘴,越张越大,像是一个黑洞,要将男主渐渐吞噬

    是的,当你无限沉迷一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最终将吞噬你,像黑洞一般吞噬你。

    好了,文章结束,最后贴两张最爱的剧照

     7 ) 分,打给的是改编的配乐。

    分,打给的是改编的配乐。

    黑暗宇宙(Cosmos)片头和背景音乐为Richard Clayderman(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说下我找这个曲子的过程吧,只是听着耳熟,但怎么也找不到,毕竟我是个没有音乐素养的人。

    A方案:我先是搜遍整个Bing和百度,没找到。
    B方案:百度翻译片头片尾,没找到。
    C方案:网易云、猎曲奇兵各种音乐软件,听歌识曲,没找到。

    最后,没法了,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施行D方案。

    先是网易云搜索“世界钢琴曲”“钢琴名曲”等关键字,找歌单,挨个听。先从法语钢琴大师入手,然后就是贝多芬,肖邦,舒伯特等等。

    最后听到一个十分相似的,Richard Clayderman的《秋日的思语》,反复对比下,排除,只是相似。( 都说啦我是个没有音乐素养的人 -,-)

    突然,我一个激灵,这个作曲风格非常抒情,和这个片子的背景音乐很像啊!果断点开Richard Clayderman的歌曲列表,挨个试听,当听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激灵!就是这首!么么哒!半个小时时间没有白费!(ps:这首曲子小时候就听歌,但怎么也记不得名字)

     短评

    自从看了这部电影,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呜啦啦。

    9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还行

    世间再无祖拉斯基。

    1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祖拉斯基电影观和文学观的集大成之作,以剪辑和角色为中心充满攻击性的向外发散探索与颠覆的触角,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探讨电影语言异化的可能性和多元性方面,他有着足以令自己流芳百世的天赋和自觉性。

    15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配乐撑场,过时且令人生厌的一部遗作。祖拉斯基还是直白地把台词弄成这幅样子,主题完全没办法靠这些杂碎支架起来,每当有人说话的时候就是在不停泄气。(不发广播了希望没人知道这个两星,省力省时省撕)

    16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祖拉斯基到死都维持害热病似的抽风啊毫无条理,但是说不出的喜欢,邪门、各种美人!天知道他作了多大改动我看他们公然在谈论贡布洛维奇。眼袋大过眼睛高个竹竿到笨拙的男主Jonathan Genet我觉得好看得要命完全是他历代女主的男性版然而几乎没演过什么片子。跟友人到底啥关系啦老淫荡的。

    20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祖拉斯基遗作,洛迦诺最佳导演。1.很高兴看到老祖在临别之际仍有如此高的创造力,继续挑战传统叙事电影语言。2.文学化哲学化的对白与打破连续性的剪辑,角色神经质的话语透现着真实的情感。3.天花板扩大的黑渍同[美错]。4.结尾蒙太奇,想及[蚀],片场花絮作结。5.亲吻:折纸红唇;上吊动物。(8.5/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祖拉斯基不喜欢人们用“戏剧性”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电影,他说在电影圈,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不过,戏剧性仍旧帮助他创造了一个自成一体的电影世界,在其中,所有的疯狂和爱情都能通过夸张与戏谑找到表达的途径。这其中,Andrzej Korzynski的配乐功不可没。

    26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艺术与生活、感知与思维......我们知道的世界仅仅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相较之下,生与死真的是最简单的。对比如今那些空洞乏味、支离破碎、哗众取宠的形式电影,安德烈·祖拉斯基简直就是个“古典派”,一点没有超现实主义、一点不用精神分析这些陈词滥调,引起的却是非常丰富的投射。

    28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电影有无声时代、黄金时代、新浪潮时代、 好来污时代…我们所处的,是大师挨个死时代。诅拉司祭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死于癫痫症

    2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3.5马克看原著,好多意象的元素,虽然很多台词不明所以,但也很想跟着奇怪的剧情继续往下看,恰如宇宙的无序混乱,结尾的平行很棒啊

    32分钟前
    • 一小片
    • 推荐

    看祖拉斯基电影总让人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太过强烈饱满的感情,随兴所至的大段台词,神经质的剧情和人物表现,带着诡异色彩的各种符号化意象,如过量炮火般迎面袭来,猝不及防打得人一头冷汗,应该说这种形式完全不打算迎合所谓观众的口味,却又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不喜欢但不能说是坏电影

    34分钟前
    • Tina
    • 还行

    男主选角太成功,非常适合神经质的角色。私以为色调再阴冷一些会更好。

    39分钟前
    • 张维托
    • 推荐

    祖拉司机最后一部又在老调重弹 改编中拉起老陀、爱伦坡、荣格做大旗 然而哲学性不过尔尔 还是看过些经典的大三哲学生那种外在亟待表达 内里却空无一物的俗庸 死鸟、歪唇、暂时定格、Guerra的胴体都无所谓 本片最大的亮点是JonathanGenet那个绝对与众不同吸血鬼调调的发掘 他应该有更广阔的戏路

    40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静如瘫痪,动如癫痫,呓语着魔,恍若宇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2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你在做什么?”“我在做大多数人一辈子做的事情,什么也不做。”

    45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较差

    餐具对话,即时停顿,铁网吊挂,指向线索,符号排列组合后的情感共识阴谋,两种并行结局。没有贡布罗维奇的原著般诗意宏大,更聚焦放大了当下文化符号(萨特/星球大战)以及其中情感出路。结尾字幕花絮一出,祖拉斯基最后一部作品,世上从此又少了一位癫狂电影诗人,伤感

    48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老而弥坚的祖拉斯基,他故事中的人都在用癫狂对抗这个世界,死亡与爱情,文学与电影,这些符号集中体现了导演的品味,同时又有些晦涩与歇斯底里。

    52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我要哭了,看到了另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每个人都是毫无缘由的疯子,停不下来的喷薄。

    53分钟前
    • 弓箭
    • 力荐

    很害怕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神经这么有趣的电影,真心推荐

    55分钟前
    • 阿尔法
    • 推荐

    癫狂不改,着魔依旧;从自然生物到精神追求、意识形态,巨细靡遗地被包罗万象于男主现实或臆想的文学创作里,祖拉斯基在其浑然天成的黑暗小宇宙里进化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境界。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