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中国梵高

    中国梵高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赵小勇,Yongjiu Zhou,Yue 

    导演:余海波 Haibo Yu,余天琦 Kiki Tianqi Yu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剧照

    中国梵高 剧照 NO.1中国梵高 剧照 NO.2中国梵高 剧照 NO.3中国梵高 剧照 NO.4中国梵高 剧照 NO.5中国梵高 剧照 NO.6中国梵高 剧照 NO.16中国梵高 剧照 NO.17中国梵高 剧照 NO.18中国梵高 剧照 NO.19中国梵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中国梵高》讲述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 - 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农民画工,在多年复制西方经典油画之后,如何面对现实、对面自我、道德、艺术追求的多重选择。 《中国梵高》记录了大芬画工转型的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挣扎,绝望与希望,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碰撞与妥协。大芬画工的转型同时映射了21世纪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转型中的复杂与矛盾,也批判了当代主流艺术圈的排他性,和社会赋予艺术价值的荒诞性。

     长篇影评

     1 ) 一天10幅,画了20年,这个村子,有2万个“中国梵高”

    中国有2.8亿农民工,占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

    提起他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在工厂流水线辛苦劳作或是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的苦力。

    然而在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小村落里,还有一群拿着画笔谋生的农民工……

    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绘画训练,然而他们能熟练地临摹当下最流行的世界名画,这群人养活了这个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大芬村

    他们生产了超过一百亿幅“世界名作”。鼎盛时,中国生产了欧美市场70%的油画,其中的80%来自大芬村。

    那些挂在高档酒店大厅里的装饰名画,甚至荷兰梵高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里陈列的很多仿作,都出自这群中国的农民工之手。

    纪录片《中国梵高》讲述的,就这是这群特殊民工的故事。

    其实大芬村生产的主要是所谓”行画“,严格意义上说行画不算是艺术作品,只能算油画工艺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类油画工艺品主要来自韩国和香港,当时那边的画师们月薪在20000元左右。之后不少画商被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他们开始在厦门、广州和深圳开厂授徒,用韩国同样的工价可以支付大约20名中国内地画师,油画行画就这样在中国兴起。

    在大芬村,没有艺术创作,只有为了谋生不停重复的构图和色彩。

    画工们画画、吃饭、睡觉,都挤在狭窄的画室中。

    有时候订单量大,甚至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几百张梵高的油画临摹作品。

    画工们只得通宵作画。

    有的画室形成了作画的流水线,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各自负责画一个局部,这样效率更高。

    本片主角赵小勇作为这些人中最早一代的画工,如今在大芬村总算过上了比较稳定的生活。

    1996年年底,原本在陶瓷厂打工的他来到了大芬村。

    从未听说过“油画”的他,为了谋生开始临摹名画。

    因为梵高的画最好卖,所以赵小勇一直专攻梵高,一画就是20年

    “那几年,我几乎把梵高所有的作品都画过了。《鸢尾花》《向日葵》我都画了两万幅。直到现在,我画梵高的画从来不用草图,可以直接在画布上落笔。订单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差不多可以画10幅梵高的画。”

    如今大芬村画梵高的赵小勇已小有名气。

    但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根本不知道梵高是谁。

    对于赵小勇来说,在大芬村画画虽然辛苦,但是没有工厂的剥削和压榨,也不用像建筑工人那样风吹日晒,已经是很好的工作了。 至于艺术,似乎离他很遥远。

    然而在日复一日临摹梵高作品的工作中,他萌生了想要去梵高的故乡荷兰看一看的愿望。

    他想亲眼看一看梵高原作。

    可家人觉得去荷兰太贵,一直不赞成。

    而周围那些临摹了多年梵高作品,却对梵高一无所知的画工们。在机械临摹的过程中,逐渐对这位举世闻名的画家产生了好奇。

    他们在破旧狭窄的放映厅里观看关于梵高的电影,黑暗中,每个人的神情都很专注,眼里闪烁着光芒。

    当梵高神智失常,开始伤害自己、毁坏作品时,大家都屏住呼吸。

    “我得了病了,我画了这些画,大家都不认同。”

    画工们喃喃重复电影中梵高的台词,也仿佛在说自己。

    当梵高永远闭上眼时,很多画工们眼眶湿润了。

    看完电影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喝酒时,一个名叫小鱼的姑娘终于绷不住情绪:“我不想有像梵高那样悲惨的结局。”她捂着嘴流下眼泪。

    一次回乡探亲,赵小勇在镜头前也绷不住落泪。他哽咽地回忆从小家境贫寒,只读到初一就因为母亲付不起学费休学了。

    来到大芬村,以临摹梵高的油画谋生。才使他看到了人生的一点希望。

    终于在各方的帮助下,赵小勇踏上了荷兰的土地,也见到了跟他合作多年的荷兰画商。

    他原以为他的画会被放在一个更像画廊的地方。却没想到只是街边卖纪念品的小店。这让他不免有些失望。

    赵小勇站在荷兰街头,在自己临摹的梵高自画像旁边有些迷茫。

    他转而来到梵高美术馆,驻足于一幅幅梵高真迹前,久久凝望不语。

    当他走到临摹过无数遍的梵高自画像前,沉默许久的他自言自语地说:“颜色不一样”。

    从美术馆出来,赵小勇蹲在路边很久。

    “画了梵高作品二十年,比不上博物馆里面的一幅作品。”

    他感到迷茫,回国后还要继续这种“无价值“的画画吗?

    他开始思考起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事业。自己忙忙碌碌20年只能算一个画工,不是画家,更谈不上艺术家。

    第二天,他来到梵高墓祭拜。家境贫寒的他,因为临摹梵高的作品,如今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我想这次祭拜不仅仅是对梵高艺术成就的尊重,背后更多了一份来自生活的感激。

    他为梵高点了三支中国带去的烟。

    当赵小勇来到他临摹了无数次的梵高风景画的实地,他忍不住大声呼喊着梵高的名字。回国后,他激动地跟其他画工描述梵高的故乡,真的有那么美!

    在梵高美术馆的时候,保安得知他画了20年梵高的作品,赞叹之余问及他有没有自己的作品时,赵小勇懵了,这个问题悬在了他的心头。

    有人总结说,这是一个画工从临摹到原创的精神觉醒的故事。

    坚持几十年重复别人的作品,画得再像,始终不是自己的画。

    画工和画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回国后他决心开始创作自己的画。

    回老家为老人画像,用画笔记录着童年走过的石板路。

    也许他的画仍有着浓浓的”梵高风格“,但这是梵高式的,也是赵小勇式的艺术。他像梵高一样用朴实的画笔描绘身边的人和景。

    “今年一年也好,明年一年也好,你创作一幅作品......你把你的思想放到这一幅作品里面就行了”,夜色下的街头,赵小勇鼓励画工朋友创作自己的作品。

    一天,赵小勇梦到了梵高。

    梦里,梵高问他:小勇,你现在画我的作品怎么样了?

    赵小勇:我已经进入你的状态了。

    从梵高的故乡回来后,再次面对画布的赵小勇仿佛悟到了些什么。

    他说:我的生活就是我的艺术。

    梵高爱画底层人民,在他生活的时代,大多数画家描绘的肖像大都是贵族。唯有梵高走进乡野,用画笔刻画一张张贫苦朴实的脸。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他内心对这些人有着深刻的怜悯之情

    蒋勋曾说:梵高当年画矿工画农民,是一种救赎,他想救赎自己,而他拿起画笔的时候是在画他无法救赎的人。而我最感动的是,梵高在自己被人嫌弃无法救赎的时候,居然还有怜悯之心去同情他人。

    吃土豆的人——梵高 1885

    我想传达的观点是,借着一个油灯的光线,吃马铃薯的人用他们同一双在土地上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铃薯, 他们诚实地自食其力。——梵高

    一百多年前,梵高的画作无人问津,一生只卖出了一幅画,在贫穷和抑郁中死去。一百多年后,梵高的画作举世闻名,还养活了相隔万里外的,数以万计的画工。

    如果梵高知道在百年后的中国南部,有一群出身贫苦的人因他的艺术获得温饱,一定也会感到欣慰。

    这是一个关于画工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艺术的故事。

    *本文作者:RAMA

    < END >

     2 ) 就像有人说,当机器人有了思想,也很浪漫的(误

    总觉得和其它评论里强调的东西有出入,所以自己试着想想。

    以下都是可以切入此片的点,但是依然有种 #和我不是在看同一部电影的错觉#。

    贸易,产业和中国制造 ?

    认为导演顺着个人视角拍摄要比强调画室画匠流水线生活立意要高明得多,血汗工厂屡见不鲜,讲述底层打工族的生存状态的也不少,很难有新意,至于认为本篇有辱民族自尊心,反映粗俗的中国制造,纪录片立意不在此,观看者也该有点民族自信,贸易生态下游既定产业链里,自有小人物的生存空间,哪个国家都有。

    艺术之于普通人的可触及性 ?

    只要持之以恒,匠人也可以成为艺术家。虽然有部分人是心向艺术,但是大部人大概是混口饭吃,这和有对艺术有追求初衷的人很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

    嘲笑杨小勇?

    大家嘲笑他? 我从观影的第一分钟开始,就没有动过嘲笑受访者的心思,任何一件事情,持之以恒地做二十年,都是值得我敬佩的,模仿红楼梦模仿20年,哪怕是混口饭吃,拿出来讲也没什么好丢脸的,有观影的人在嘲笑他???哪怕是暗搓搓地??真的吗??

    最为打动我的点:

    1) 艺术家与普通人的这种奇妙互动

    就像某个评论里说的,日复一日临摹梵高画作的人,和在美术馆走马观花的欣赏的人,心态肯定不一样。

    有妒恨,有好奇,也有得以窥见原作的超现实感。

    可我们大概只有被艺术品营销,博物馆警戒,相机快门,乌泱泱人群的这些附带的观感裹挟的盲目崇拜。

    毕竟,当初杨小勇他们那批画师,可是连梵高为何人都不知道啊。

    所以,我不但没有嘲笑,反而觉得真羡慕啊。

    可以在某个不知名的下午,在溽热昏暗的画室醒来,光着膀子,拿着油画刀,不清楚哪一笔的深浅,在前前后后对比了几次照片里的原作之后,意外地造访了梵高当年创作时的心境,这种神合,是他枯槁生活中少有的高光时刻,让普通人意外的遇见艺术,实属是艺术最好的观赏氛围了,不可多得。

    之后,杨小勇有幸去了阿姆斯特丹,是本篇内容的升华。

    我脑中蹦出一万个银翼杀手2049,法鲨2.0AI 觉醒的桥段,那种在已逝作者面前的虔诚,被原作临幸的茫然和恍惚,被自己作品真正价值惊到低头抽烟不语。

    如果没有去阿姆斯特丹,可能以为自己的画进了画廊,之前关于任何贸易世界不公平的自我想象和安慰,似乎也不过如此,甚至更残酷了。商品只有贸易差,没有艺术价值。

    如果没有去阿姆斯特丹,没有走入梵高的墓园,和他像个从未谋面的老友那样相谈,了却了心愿,那么自己的崇拜和敬仰在后半生也只能归于电脑订单里的那些价格数字。

    但如果没有去阿姆斯特丹,说不定自己可以美滋滋安心做个画匠。

    这时候,容我浪漫一下,我宁愿说,是神启让人觉醒,让人好奇,让人观看,让人痛苦,从此杨小勇有了艺术自觉,他不再甘于做别人,他想做个自己。

    本也不过是个无名小卒,只怕是那得了白娘子画像的武媚娘,梦想自己能觅得艺术的真相,得到尊重和肯定,而不是资本主义贸易洪流的一个民工了。

    不知道是艺术让人更痛苦,还是应该感谢艺术给了他一条活路,启了心智反而更加痛苦,更怕和自己的偶像有着同样的命运了。

    但是,作为观众,是为他高兴的,这个思考和困顿本身就值得尊重,至少有艺术照耀到的地方,他的心灵还没有完全干涸。

    当梦想照进现实,有了超越现实的哪怕一点点奢望,人的意志都会分崩离析。

    会想,

    梦的乐园是真实的,更是远大的。

    当然,说得浅白一点,这些都只不过是艺术资本市场洪流的一场杨小勇和梵高的浪漫邂逅罢了。

     3 ) 艺术,可能只是生活的一种选择

    本文略含剧透,但本片的思考正在于交流和分享。


    “中国梵高”,大抵是一个过分不公的名称。以梵高目前的地位,谁与之并论都不过自讨没趣,更何况导演选取的是大芬村,一位自己都自嘲是“画工”的人作为视角。两相一比,乍看确实判若云泥,但平心而论,这影片未必聊艺术,但接近了艺术的本源;未必说到深圳,但让观众更看清了深圳;未必着眼于中国,但无处不是中国的困局;没有处处提到梵高,但私以为,这比《挚爱梵高》更接近梵高。

    首先看到的不是赵小勇先生,而是底层的深圳,底层的中国。深圳虽然没有像影片里都是雨季,但至少不像表面那么光鲜。大芬村油画闻名于世,基本上每个深圳人都略有耳闻的,但是并不知道这里的生态链,并不了解这里的人活得并不那么艺术,甚至并不清楚这里的“闻名”只是产业链底端的闻名,却担负着那么沉重的代价。一年那么多张画的销量,并不能让底层人民实现什么财务自由,他们日复一日的劳作,甚至被某些人评不上艺术。也许这还谈不到是原创还是临摹的问题,这是产业链给他们烫上的黥刺。

    什么是艺术?艺术真的高于生活么?什么样的艺术高于生活?影片为我们呈现了,被利益所驱使的产业链,最后也奴役了艺术。没有名气和人脉,临摹的画作最后就只能成为纪念品,而不是艺术品。那人与生产机器何异?但为了生活无可选择。二十几年、十万余张的临摹,有人嘲讽其未摸到艺术的边角,嘲笑他是最熟悉梵高的陌生人;但站在真迹面前一睹,便明白“颜色不一样”,明白“千百的临摹抵不过一张真迹”,私以为他以一种真正的艺术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与另一位画家的差距。也许在赵为了生计来不及思索的临摹里,每一笔触为何而画,他并不了解,作画对于以前的他只是流程,一个涂抹颜料的流程;至于他进入了“梵高的状态”,其实是他真正地成为自己了吧。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一种选择。诚然,赵是画工,他们将绘画当作了谋生工具。但正如影片中所言,这同样也是给自己铐上的枷锁。在广义上,艺术有特定的意象,但没有所谓的门槛,艺术的高贵也不过是种偏颇的教化。少数人掌握的话语权,手握着艺术品的生杀。现实确实如此,却决定不了每个人不能抬起他的头颅。最可怕的,是不断的重复重复,不仅消耗了我们太多本该用于原创的精力,更让我们不禁吮蝇头小利而满足。是的,大家都要保障生活,但眼睛不能不寻找真正的方向,哪怕这道路前方行之不易。暌违已久的原创需要时间,需要积淀,但更需要此刻启程。正如胡适先生所言,“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哪怕这成功也许得等五十年,也许得等一百年,且相信,起身与否,终究是云泥之别。

     4 ) 影评 | “每个人都有权仰望星空”

    本文原刊载于公众号“输出OUTPUT”上,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新学期到现在,我丢失了一些爱好,比如做手帐。一本限量的Traveler’s Notebook手帐被我丢在寝室的篮子里一个多月没有动过,本是想激励自己写下所有转瞬即逝的感觉,顺便安排一下每天的时间。没有别人手帐里花里胡哨的贴纸和设计,几乎只是一本日记。从两年前的今天开始,断断续续地写完了四五本内页。

    但现在,即使是这么微小的仪式也离我而去,向忙碌却不知所措的生活妥协,日渐粗糙,自暴自弃。

    艺术来源于生活,首先生活不是空洞的躯壳,才能缔造艺术根本的思想。而“仪式感”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人将躯壳活成了全部,美其名曰“生活的艺术”。

    中国的另一端,有一群人,硬生生把生计过成了艺术。

    01

    大芬村,深圳的城中村,全国最大的临摹画产地,通俗点来说,便是山寨,甚至连“造假”一词都和大芬村的画工们无关,他们的作品不会出现在任何一家美术馆和收藏室里,而他们却对这个残忍的事实一无所知。

    赵小勇,出生农村,那时还没有义务教育保障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权,初一早早辍学,来到大芬村讨生活。

    二十年的奋斗,现在已是一家之主,有一间仿梵高画的小画室,每个月的订单数在几百到几千副之间不等。比起农村的同辈来说,算是成功人士。

    从临摹人生第一幅梵高的画作开始,他就有个梦想,想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看看,站在伟人的画作前感受思想的激荡。

    他时不时和画工们坐在一起看梵高的电影,希望从中能切身体会梵高的心路历程。荧幕上播放的是1965年的《渴望生活》,一部由小说化的同名梵高传记改编的电影。他说:“我们画梵高的,要多了解他,才能画的更像。”

    比去阿姆斯特丹更远大的梦想,是成为梵高本身。

    02

    梵高自逝世后,强势拔得艺术类KOL头筹,怕是生前在麦田里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未来近两百年火的那么彻底。

    最近庄文强导演的《无双》,也和造假画有关,“画家”对彼时在加拿大打拼了十年依旧默默无闻的李问说:“世界只需要一个梵高。第二、第三,都不值一提。”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在复制别人的路,对“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艺术”的教条坚定不移,哪怕完全失去自己,完全成为别人。

    不顾妻子资金短缺的质疑,赵小勇启程前往自己的应许之地。这一天比想象中的来得要早一些。

    在此之前,他会和妻子孩子一起去深圳的“世界之窗”,拍那里的高仿缩小版国外标志性建筑,发到朋友圈里,像是自己身处国外。如今荷兰风车和小屋子令他应接不暇, 止不住拿手机扫描下街头的所有景象。

    但现实必须是残酷的。踏进梦寐以求的美术馆,他不但找到了自己的画和梵高作品之间的差距,更发现自己笔下的“艺术品”不过是路边摊里几十欧元的纪念品而已。

    画了梵高作品二十年,比不上博物馆里面的一幅作品。想从灵魂把自己武装成梵高的赵小勇,竟然连色彩这第一关都突破不了。差距不止击碎了他的梦想,还有自喻“中国梵高”的自尊。

    临走,他给梵高的墓点上了三只烟,祭奠这位死于默默无闻的伟人,也算是和前半生机械的模仿做个了断。

    03

    一边是各大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珍品,一边是藏在中国一个普通乡村里的简陋画室。

    眼界决定格局。在阿姆斯特丹见过世面的赵小勇,怎甘心回到自己狭小的工作室里,重复着前半生一遍遍临摹的梵高的笔触,继续着产业链末端被压榨的对象。

    酒席之上,推杯换盏间,赵小勇向学生道明了自己想要搞原创。一个女学生说到她很早就想画写实,只是不想沦落到梵高那样悲惨的结局。她说:“梵高他是想拥有自己的家庭。“

    赵小勇回答:“就按你自己的思路去做吧。”

    梵高的结局真的那么悲惨吗。

    《至爱梵高》中加歇医生的女儿评价他是“全身心热爱着生命”的人,若不是如此,又怎能将生活中最细微的细枝末节一览无遗地描绘在纸上。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亦有一千个梵高。人人都给梵高赋予了自己的色彩。女学生他们眼中“悲惨的梵高”,恰也是其心底里最惧怕的结局。他们惧怕自己的作品不会获得外人的赏识,他们依旧被生活的压力所束缚,注定无法奔驰在艺术的原野上。

    现代人有太多需要去权衡的东西,没法做到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德一样突然抛弃一切去追寻艺术。恐惧勾起了人的求生欲,也将梦想拒之门外。

    出身贫寒,教育缺失,用过于简单的方式去解读梵高,和标榜自己有着过于丰富的同理心、喜欢说自己从《星夜》中找到精神病患眼中眼中炫目扭曲异化的视觉效果的网民,没有太大的区别。

    04

    转型的阵痛之中,赵小勇从画工蜕变成了画家。

    他曾和朋友长谈,感叹自己不过是一代画工,朋友告诉他,画工、画师、画家,只是一个概念名词,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定位。

    获得重生的他,在云层的暮霭下,在老家的小巷前,在祖上的院子里,捕捉一切不经意间的灵感。不再是向日葵和星空,他的画纸上,奶奶沧桑的脸庞跃然而上。

    他超脱了曾经。他开始探索自己的道路。他成功了。

    但,他真的成功了吗?二十年临摹带给他了深厚的油画功底,和娴熟的梵高式笔法。他以此为油画生涯的起点,信手拈来的都是梵高绘画的感觉,就像是梵高本人从坟墓里爬出来,在中国南部的乡村采风,留下了一些未被发掘的油画作品。

    在真正想要走出自己的风格,赵小勇还会经历许多挫折,还会花费许多时间,去摆脱早已扎根他灵魂却碍于自己眼界的限制、因此依旧流于表面的梵高。

    他的野心超越了当下,他明白自己的画在死后会收获更多的赞赏,即使自己看不到载誉而归的一刻,那一副盛况,眼下正驱动着他不断前进。

    Discovery Asia的出品的《中国梵高》,以赵小勇为中国底层制造业的一个缩影,记录的不只是一个个体痛苦转型中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个国家从山寨到原创必经的坎坷。

    和某5202计划不谋而合。

    05

    写到这里,不禁一阵寒颤。

    对于我们这些确也是默默无闻的创作者来说,摆在面前的两条路,一条是坚持在没有流量的自我中,一条是妥协于资本的怀抱,都是在末端挣扎的,盼望着有一天能顺着链子往上爬。

    前有梵高,在不同的故事里被塑造成疯子,家里蹲,渣男,屌丝,败家子……

    后有赵小勇,有着最原始的野心和欲望,依旧为此奋斗不止。

    没有谁的成功来的恰如其分,既来之,则安之,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悲惨,就说是“我笑他人看不穿”吧。

    I saw in this reaper the image of death. But in this death nothing is sad, it takes place in broad daylight with the sun that floods everything with a light of fine gold.

    —— Loving Vincent

    /End/

     5 ) 纪录片《中国梵高》:大芬村农民工画匠如何寻找梵高

    不为时人理解的艺术家还少吗?荷兰国家博物馆正对面不远处那座现代风格的建筑,就是赫赫有名的梵高博物馆。它在《艺术新闻》全球博物馆百强排名中位列第34,夹在榜单上一堆以国家、宫殿、君主、元首、财阀命名的场馆中,显得格外突兀,充满讽刺意味。

    如织的游人鱼贯而入,饱览梵高真迹后又蜂拥而出,周围的纪念品商店就成了这种文化旅游的直接受益者。在那里,人们可以花几欧元买到印有梵高画作的明信片,也可以花几十上百欧买到质量不同的仿作。但来自全球各地的游人们恐怕不会想到,这些仿作竟出自一批中国农民工之手。纪录片《中国梵高》讲述的就是这些深圳大芬村画匠的故事。

    陈凭轩

    澎湃新闻上全文评论请点击此处

     6 ) 笔记

    五星不为制作image的技艺,而为image本身

    挣脱家庭责任和经济的锁链,去洞外看了真正的美本身,再回到洞内对周围人说自己不再做美的模仿者,要创造自己的美。不知道众人是否会将他视为疯子,比如:那个张小勇从荷兰回来一趟就整天嚷嚷着什么画画我看他是疯了。

    在梵高墓前一个中国男人给梵高放了两个苹果点了三根烟,万水千山之隔的两个人,恍惚间成了伯牙子期。一个经典的动人情节: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或物,除了对方的画/书/音乐之外完全不懂对方,可就凭这一件事物在那一刻他们穿越时空完全懂了对方。那句送给梵高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也很感动——语言,文化,地理隔阂不住真心,再风马牛不相及的表达也胜过言辞上的雕楼玉砌。

    西欧白人-东亚黄人,欧元-人民币,真迹-模仿,艺术品-商品

    二十年临摹梵高的人尚且能看出“不一样”来,其他匆匆看客又算什么

    酒桌上的男人们丑态百出,黄小勇爹味儿十足地打断自家小妹的话,但说出的内容却稍显关爱和感动:“听我说,听我说,不要说那么多,走你自己的路就好”。艺术的故事里说艺术最初的目的不是自身,而是财富,所有的艺术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为了某种实际用途而被创作出来。对于黄小勇来说,艺术尤其是这样。作画的技艺,对黄小勇来说是两种技艺的混合:满足艺术追求的技艺和满足生存需求的技艺。但生存的压力过大(初中都没得念),让他试着两头一起挑的过程中渐渐放弃了一头。梵高拒绝混合,只把作画的技艺作为满足艺术追求的技艺来使用。最终他为这而死。黄小勇家中小妹的泪正是为这艺术的两难之路而流:她怜惜梵高,不愿像梵高一样只满足艺术追求;大哥黄小勇就在她眼前,她不愿活成黄小勇那样,以为自己兼顾了艺术追求和生存需求,人生到了中途去看了梵高originals才恍悟自己其实只满足了生存需求。她未来的路何其难,艺术家的路何其之难,平衡艺术与生活何其之难,怎能不流泪。

    男孩留在身边,女孩留在老家农村,前者聪明得到父母关爱,后者自己为自己擦泪放弃学业进厂学手艺。

     7 ) 中国真的还能出现梵高吗?

    中国梵高

    ——一名无名导演观感

    故事讲述了初中辍学的赵小勇离乡来深圳做画工,临摹20年梵高的作品。终于有一天踏上荷兰,一看真迹的故事。

    片名《中国梵高》,而中国梵高不只是赵小勇这个人,而是深圳大芬油画村,乃至中国大地的一群人。

    一群,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或许抄袭、临摹,没有专业教育与培训,但还是在做艺术行业的人。他们称自己为艺术工人,而非艺术家。

    联系到北电一个趣事。一件近几年的趣闻,如果报考北电电影专业落榜,可能会收到一条短信,信里大概提到,

    “由于残酷的考核机制,我们不得不放弃了你。但是不要气馁,中国电影没有放弃你。”

    艺考,高考都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如果艺术生在艺考落榜,则意味着他将可能此生无法再从事这个行业。

    而中国有这样一群工人,借名人之名,出版盗版,临摹赝品,抄袭旋律,乃至翻版故事。

    这群工人,论能力,其实不亚于学院派。而论目的,这群人大部分都是为了谋生。他们懒得去原创,或者根本就否定自己不能原创。

    因为在中国,做艺术太难了。我相信各个领域各自流派,无论师承如何,都会有一样的想法。

    回到影片而言,故事触动我的地方有几:

    留守儿童大女儿来深看望父母,第一句话是“我要辍学,我上课听不懂。我读什么大学,还不如考个专科,有一技之长。”

    此话一出被赵小勇马上驳回,而女儿在镜头背后流泪。

    女儿眼里,想成为父亲,想走父亲的路。而这条路,有多么坎坷崎岖,父亲当然晓得。

    那是一条一去不复返的路。

    其二,赵决定去荷兰前,回故乡办护照。打车跟自己说,自己在深圳是个画家。临摹大师的画,此程就是为了看他。

    那种沾沾自喜的,高傲的样子,在老家前一览无遗。在父亲的墓前,赵说,我一生勤恳,家庭美满儿女双全。愿父亲在天上继续保佑。

    人前光鲜,人后痛哭流涕。赵哭着对导演说起,他初一学没上完,就没钱读书了。

    如果,能读多一点。他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也成为了一个学院派,在从事自己的作品。

    人到中年,开始对过去追悔。而回看自己二十年的路,画画,画的竟是别人的作品。

    赵刚来到荷兰的时候。是感动的,在他的心里,他机械般生产了二十多年的画中景色,现在就在面前。

    而随即而来的是失望。在去看望他的经销商时候,原来千里迢迢,离开了深圳大芬村,那些以假乱真的画作,竟然是流传到纪念品商店里。

    “本以为我的画都应该裱起来,挂在艺术馆里。”

    第二天,赵去看了梵高真迹。亲眼所见的东西,是电子科技无法呈现的。

    在外人眼中,甚至在大芬村,他觉得自己是最画得像梵高的。而在真迹面前,他明白,这二十多年的临摹都是白费。点点滴滴的蛛丝马迹,在他已经熟悉不过的心中一一对照。原来这儿的笔触、颜色,都不对。

    崩塌。信仰仍高大,对自己崩塌。

    在中国,他为了养家糊口,夜以继日地工作,无数精心灌溉而成的临摹大作,在荷兰当地以近十倍的高价卖给着游客。

    在心中,他已经临摹二十多年。曾以为自己就是梵高,比梵高更了解他的作品。却在一睹真作以后,发现从一开始就错了。二十年,反反复复,夜以继日,画的都是假作。根本无法“以假乱真”。

    故事的最后,赵回到中国,开始了自己寻根的原创之路。

    而中国梵高之一的赵小勇,鼓励着同样临摹梵高作品的大芬村画工原创。

    真的有用吗?我不知道。

    对于这部影片,我是喜欢的。又是悲哀的。名人成就了中国底层人物,有一份谋生手段。而这些作品的出版,又是对原作者一种伤害。

    艺术,不分高低。是真的。但是艺术,肯定是分类的。

    我觉得好的艺术家,能带给人引思。能让人有一份工作,去生存。实在是太好了。但是艺术家和艺术工人又是区分开的。

    艺术工人在为了社会产出垃圾。像千篇一律的抖音作品,像永远一致的作文开头“妈妈在一个雨夜……”,我不知道工人如何转变成艺术家。我连自己是不是艺术家,我都不知道。

    片子里,小月说她很想去做写实派,但是很害怕自己会得到梵高一样的下场。

    不疯魔不成活。艺术就是这样的。

    学院已将社会的艺术划分为学院派和非学院派。而艺术家和艺术工人,又有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工人们很难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去尽心尽力创作,去成就。去为明天创作——“创作不是为了今天,而是为了未来像我们一样的人,顿悟道原来当年也有着如此出色的作品,和其作者。”

    这是现代人对梵高的看法。也是影片想借赵小勇传递的语言。

    可是。

    在如今的中国,真的可以吗?

    故事中间有一节,赵小勇在纪念品商店面朝游客。游客们有说有笑地打量着画作,无人发觉人潮中央,那些他们颇为欣赏,叹望仰视的佳作,其作者,就在一瞥就能瞥到的角落。

    孤独地叹息着。

    一口雾,涵盖了多少可惜呢。

    “Dear Theo,i’m walking toward a place that i thought was very closed,but perhaps it is very far away.”

     8 ) 你们为什么笑?

    从踏入画工这一行当算起,他画了30万张梵高的画。
    模仿,会是一个有感情的动词吗?
    赝品,它承载的起抄袭者的内心世界吗?
    如果我的回答是——是。
    会不会有人开始嘲笑。

    不规范影评就谈谈纪录片《中国梵高》让我联想到的几个词吧。

    一,电影海报

    影片前半段,渴望目睹梵高真迹而不得的小勇,让我想到《空房间》的海报。






    意境相似,但人物应该更疏离。
    我会这样构思这幅图。

    女主角换成小勇,他拥抱着的人是 一个略显拙劣的梵高蜡像,而真实的梵高站在小勇的面前,面无表情。
    隔着距离,小勇闭着眼,欲亲吻而不达。

    一种抒情的渴望。

    我很想追究的是,小勇对梵高这位名画家的情感变化曲线。
    影片的最后,当小勇终于去到阿姆斯特丹,终于来到梵高纪念馆,终于走进其画作里的美丽小镇,终于站在梵高墓碑之前。
    尊重、怀疑、哭泣、沉思、打击、欣赏、五味陈杂。

    一个赐予你工作的人,你靠着他死后留下来的画作的印刷品,活了半辈子。
    一个给予你生活的人,你拥挤杂乱的的作画工坊充斥着他画作的影子。
    一个激活你艺术生命的人,你在临摹中开始反思,挣扎着想要表达自己。
    一个距离你遥远又陌生的人,一个你根本离不开却又看不见的人阿。

    影片中有一幕,小勇严肃的要求一个年轻的画工,修正画作中的笔触和颜色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小画工顶撞了几次,终于闹开脾气,甩手不干了。

    这一幕,许多人笑了。

    谁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子呢?
    谁知道小勇年轻的时候就没恨过梵高?恨过他画的每一幅画?
    毕竟,没感情的事,做着做着就腻了,就烦了。

    你临摹世界名画有什么了不起?
    还不是抄。

    要感情吗?
    不要。

    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钱。

    艺术是你还敢要求老子?
    工作是你说什么小的就去做。

    忽然想到,小时候我妈朋友的小孩,点点大的时候被逼着学二胡。
    学的时候,要死要活的,说什么不干。
    等上初中了,有一天忽然对他妈妈说:我好喜欢二胡啊,不开心的时候拉一拉,心里好舒服!
    虽然二胡曲子都是别人写的,但感情是自己拉出来的。
    真的,什么事都一样。

    单调的事,你只要开始用感情 ,它就开始不一样了。
    你的世界,也豁然开朗,快乐和疼痛便一同开窍。

    二、拟态环境

    传播学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又称为似而非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媒体通过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即你所认识的事物,并非其本貌,而是传达者的认识与描述。

    让我联想起这个词,是源于,“小勇”们,一辈子画的画,都是对着一本本粗糙的美术书完成的。
    可悲,也心凉。

    在媒体中,拟态环境是由媒介造成的。
    而在小勇的世界里,拟态环境是由阶级造成的。

    不存在媒介的阻挡,梵高的真迹真实的存在,它不虚拟。
    只是小勇一直没有能力接近而已。

    我不懂艺术,没受过美术熏陶。
    我想,若是有一天,我有机会踏入梵高博物馆,欣赏他的画作。
    相必也是走马观花,打卡式的路过。
    我敬佩、尊重、觉得梵高伟大、了不起。
    但这种感情不是基于我对他艺术作品或是人生经历的认知与掌握。
    而是因为他是梵高啊。
    世上只有一个梵高啊。
    我,像普罗大众,心怀的是一种盲目地崇拜。
    不走心,虚伪的很。

    而小勇呢?
    我知道他的感情一定很不一样。

    尤其是在他讲他做梦的那一幕。
    梦到梵高和他说话的那一场。

    有多少人,生长于优越的艺术环境,浑浑噩噩,恣意生长,他们连虚度光阴都是一种能力的汲取。
    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拼命努力,却让“更上一层楼”固化成一个难以企及的梦。

    现实就是这么颠三倒四。
    让努力和动真感情的人看上去可笑又滑稽。

    那个站在梵高画作面前怯生生的问保安可不可以摸一摸的人,
    比很多人都更了解梵高的画。
    但说出来,你们信吗?
    不信。
    你们只会笑。

    三、剥削

    遥远的异乡,竟然有一个角落,盛满自己的“艺术”作品。

    “这是我画的”。
    一种“他乡遇故知”的自豪与亲切。

    450元卖出的画,在欧洲卖到500欧元。
    8倍的差价。

    让我看到了剥削。

    但又有谁不是心甘情愿被剥削呢?
    要是哪一天,你发现你的客人剥削的不是你了,怕是要伤心欲绝吧。

    小勇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相必内心也是复杂。

    四、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人分三六九等。
    所以,艺术分等级吗?

    影片中,当画面出现小勇自己创作的一副反映真实画室生活的画作时,我看懂了。

    我很笨。
    我是一个如果听不到故事,就看不懂画的人。

    也许是听过小勇的故事,所以觉得他的画很美。

    我知道,在看纪录片的过程中,很多人都笑了。
    大家笑的理由应该很丰富。
    比方说,一个农民工式的KTV场景。
    比方说,一个小学文化的人大谈育儿理想。
    比方说,一个没上过美术学的人为她到底要不要走“写实”这条道纠结而哭泣。

    我丑,我瘦,我穿品不行,我马大哈,我吊儿郎当,我粗俗,我抽烟喝酒,我满口蛀牙,我吃大排档,我把内裤丢在地上随便擦,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我靠卖赝品讨生活。

    我特么抄了半辈子别人的画,
    终于敢创作了,想表达了,就不配叫艺术?

    你们为什么笑!

     短评

    全球化影像时代成功学的自我寓言,批判之意被执拗的个体心灵成长削弱。细节如“签名““观影”等有动人之处,整体表白中国梦、主旋律式的中心思想却直白得尴尬。对image的生产与流动有多重呈现,绘画、摄影、电影之间的暧昧交互开启一些思辨的深意。关注此议题的看看Winnie Wong的书可能更多收获。

    5分钟前
    • zang兮兮
    • 还行

    从画匠到画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个人和国家道路的机缘巧合。拍得最好的是毫不掩饰对物质利益的灼灼渴望。“不能让百年前梵高穷困潦倒的悲剧在现代重演”,这个拔高很有说服力。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早该亡了...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有一些非常动人的时刻:关于在产业链流水线最底层的赝品创作者,却仰望着星空遥想着一位伟大画家的一生。

    11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甜蜜的忧伤 依旧前途未卜去荷兰各种心塞 以为自己画放在画廊里结果是街边钥匙链一样当纪念品卖连个画框都不给 一幅画荷兰老板转手就卖出8倍多 在梵高咖啡馆门口写生被抱怨挡路 给梵高兄弟俩扫墓一人还敬了三颗烟淘气 酒桌上的妹子说着说着就哗哗哭看得好心疼

    16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以纪录片的标准衡量拍得很烂。

    19分钟前
    • 阿之
    • 较差

    比至爱梵高好看,比梵高博物馆好看。

    22分钟前
    • 浴巾小狼
    • 力荐

    这片子讲全球化和剥削的一面跟跟《塑料王国》是配套的,说艺术与人生的一面跟《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一套的。拍得很赞,不知道为啥不在竞赛单元。

    25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看的是短的52分钟的电视版,但是一点不觉得荒诞,觉醒的过程很真实,看得出他心中的动容。但个人觉得大家把大芬村的花匠们想得太简单了,不是只有“一技之长好赚钱”的人,有不少真的是爱画画但是又需要吃饭的人生活在那里,由于教育或者自身接触的东西的问题,他们认为那是他们离画画离艺术最近的

    30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影片进行到35分钟的时候基本把主题讲完,人物挖掘的不深刻,对全片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主角的女儿,她坐在椅子上讲浑浑噩噩的生活的委屈,意识到了她自身对生活的一点疼痛知觉,而旁边的母亲无动于衷的刷手机。艺术家是具有敏锐的意识和对时代清晰把握的人群,主角画画身边的人和生活虽然是原创了,可依然不是艺术

    33分钟前
    • 辛波卡
    • 还行

    有一天,皮长出了思想,想去看看虚无缥缈的骨是什么样,皮去见了骨,还有比这更艺术的事情吗?

    38分钟前
    • River
    • 力荐

    勉强的三星,过于明显的引导和预设立场都有减分

    4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最残酷也最好的部分是赵小勇跨越资本维度,物理(剥削性画价)与精神(画不进画廊而在街边纪念品店)上的双重幻灭。这部跨国制作的电影似乎也无意于进一步挖掘全球化后权力结构下的真实,空留一个酸中带甜的新自由主义泡沫式的希望结局。

    41分钟前
    • Methy
    • 还行

    感觉还是有画画的天赋,看着他落着泪说自己妈妈不让他读初中是多么伤心难过……

    42分钟前
    • 风油精
    • 推荐

    李鬼见李逵,管他什么大师,或者狗屁不是也好,活在这个世上没有放弃希望的灵魂,都拥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曾经问过自己,“抵达”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看到画工来到阿姆斯特丹那一刻,被触动,为自己没有目标且不会拥有这样的时刻。导演的预设引导减分。最难忘的一幕是画工对着镜头哭诉自己只念到初一。

    44分钟前
    • 推荐

    典型中国奇观纪录片,看下来轻松不累。邵阳老家、深圳大芬、欧陆荷兰对比感受冲击强烈。山寨临摹梵高画作出口的画室老板,踏上了去荷兰膜拜梵高真迹的路程。导演黑手痕迹有点多,接连不断的激昂配乐尤其出戏,导致纪录片只能呈现先进模范、单一平板的追梦主人公形象——去荷兰前后反复提了五六次。

    4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两星半,开始是广义的大芬村画工的生存状态,但是这个全貌没能延续和深入,毕竟以此映出中国复杂的雇佣关系与市场经济的残酷是更有趣的视点;可惜影片转而聚焦于画工头个人,进入他与精神偶像梵高的心灵沟通与自我升华了,立意一下就弱了。好在阿姆斯特丹的部分还是能够凸显“中国制造”的现实。

    4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单一主人公的设置让纪录片叙事的完整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对大芬村这条巨大“中国制造”廉价艺术流水线的进一步深度探索。在近距离拍摄中捕捉因执着艺术而产生的动人瞬间,陋室和星空,生活和艺术两相碰撞产生的并不是火花,而是中西市场的落差与不得志的寡欢。

    51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部分摆拍和重复点题导致观感很差;主角是个生意人,不是个阿题斯特,谢谢。🙄

    52分钟前
    • 振宇
    • 较差

    滤镜有点BBC那味儿。前半段有点“假”,画室冲突那段有点演。但是去荷兰那段很真实!中国梵高在纪念品店里表现出的失落很真实,在梵高坟头点烟也很真实。题材挺有意思。这题离我的生活挺近。我小学在画室学画时,就听说:“中国有一批农民只会临摹,不懂艺术。败坏了市场风气。” 可,说这些话的人不知道,那些“农民”的人生也是真实的。他们也有自己追逐的东西。临摹二十年的感情 也是真挚的。梦想本来就是痴缠与妄念,没必要分个三六九等。就算画了二十年 作品也还是纪念品商店里的小商品,但又怎样?

    55分钟前
    • T.S.W
    • 推荐

    他说画了一辈子梵高了,一定要去荷兰看一下他的原作。妻子劝:别去,现在别去。那句话是裹着“省钱”的一种保护,他的妻子了解自己的丈夫,拥有敏锐直觉和智慧:一个赝品画工(他不是什么画都画,而是只临摹梵高)的信仰可能在真正的作品前(他的神)会被击碎,这种震撼是毁灭性的,会让他击破一层层得意人生表象背后的失意片段,他会终于再次想起来自己不是艺术家。去荷兰这本来是一场逐梦之旅,而看到自己画的作品根本不是放在想象中的画廊,而是在狭小逼仄的纪念品商店,终究难掩失落。整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一干人去给梵高扫墓,那一段对话让人觉得既慰藉又孤独,正如梵高写给提奥的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 ,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60分钟前
    • drunkenstain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