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摇摇晃晃的人间

    摇摇晃晃的人间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余秀华,周金香,余文海,尹世平 

    导演:范俭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2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3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4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5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6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6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7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8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19摇摇晃晃的人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余秀华,一个农村女性,从小患有脑瘫,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她写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强烈的情感与欲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陌生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写残缺的身体,写她对真爱的渴望。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通过离婚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命运,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余秀华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她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吗?  该条目为纪录长片,有别于纪录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标记前请知悉!- 豆瓣电影团队

     长篇影评

     1 ) 从“透明”到“不透明”

    纪录片应该起到去蔽的作用,让观众从原本不太清楚的话题中获得一些知识。这种对世界认知的增进,既可以是知性上的也可以是感性上的。不然,一部随随便便拿着摄像机到处拍下的“乱象”在稍微剪辑后也能够成为作品?这显然不对。正确的看法应当是在主题与内容外,还有一种美学上的深思。有些纪录片确实未曾对整个世界的乱序做出合理安排,但却在表现手法上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这对观众来说仍然也是一种收获。只有那种既无法在内容上增进我们见识又无法在形式上让我们感受到新东西的所谓“纪录片”才是不值一提的。

    《摇摇晃晃的人间》不仅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相当有戏,可就是太普通了。从内容上看,我们明显能发现在影片所呈现的内容背后有着一个巨大素材库,这个素材库看起来应该可以生成数部纪录片的样子,但导演最后剪的落脚很随意,无非是对信息点进行排布(那些空境有何意义?)。这又涉及到形式问题:没有一以贯之的戏剧点(除了离婚这件事),没有深入人物间的情感关系(非常表层),没有拓展背后深层次的现实原因……这些是我们应该指责的。但我们又发现一旦做出如此判定,根本原因也就暴露出来了:在于余秀华这个人物本身就有的悖论导致了整部纪录片流于平淡,至少未能背负起她的噱头和名声。

    如果说这一切都在考虑将余当作普通人来塑造,那么看完全片发现的恰恰是余秀华无论多普通,都显得与众不同。这得从她本身的境遇说起,贴在这位女诗人身上的标签已经太过分明:脑瘫、农村妇女、女诗人。这三个组合无论咋组合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脑瘫决定了她思维不健全,农村妇女说明她知识水平不高,女诗人却又拔尖地将其推向极少数人的圣殿。可以说,余秀华的存在瓦解了诗的神圣性,或者写诗行为的神秘性。而这很可能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影之初就带上的疑问,是希望影片能帮助我们解决。因而,如果我们能在这部纪录片中真的看见余秀华如何写诗的行为,或者拍到了能够将农村妇女与女诗人这两重殊异身份联系起来的画面,我们很可能会心满意足。但事实没有。

    《摇摇晃晃的人间》失败之处也正在于此。对于一位表里如一毫不做作的人,无论再怎么深入挖掘也是挖掘不出东西的。止步于此,只记录参加公众活动和与家人共同的生活,我们又发现女诗人在这种境况下表现一致,没有明显差别。这种“透明性”在我们观影之初其实已经具有,脑瘫已经说明了她思维的简单,女村妇女说明了纯粹,女诗人说明了她清高。而电影所呈现的与我们预期中未有太多差别,使得观众重新陷入一种“不透明”中,我们会怀疑:是导演没有拍出余秀华的独特性呢,还是说她确实就是如此平凡。这里,我们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余秀华身上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她的诗歌才能,而这不是通过念几首已经完成的诗作就能呈现的,整部影片不去挖掘这点却在其他地方做文章,不仅让人觉得导演水平不够,而且将新一重阴影笼罩于余秀华身上。

    当然,影片还是拍出了一些东西。比如对离婚这件事,就很能见出余秀华个性。如果她身上的三重身份少却了女诗人这项,她鲁莽的离婚举动就会被认定是愚蠢和自私的,就像她的母亲认定的那样。人们可能会觉得她脑子不正常,竟然为了所谓“自由”就抛却了相伴二十年的丈夫,这还不在于伦理道德上的考虑,而是别人的目光(离婚总还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正因为余秀华身上展现出来的让人匪夷所思的写诗才华,我们便不再将其当常人看待,而脑瘫也被升华为一种能突出写诗才能的必然遭遇。因为自小残疾,上天便额外给予了余秀华另一重写诗的本领。她也从立马生理上的边缘人物转换为精神上的边缘人物,两者实则有着本质区别。对这一点,影片基本未曾探讨。因而我说,原本“透明”的余秀华变得“不透明”了。

     2 ) 摇摇晃晃的人间——各大新闻特稿对比

    看到很多人翻这篇文章,想强调一下,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是在城大看的初版,和公映版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初版没有离婚时和离婚后的画面,但多了很多余秀华诗歌部分的内容。个人更喜欢最初版本,但理解范导把笔墨着重在离婚事件的用意,文章涉及内容已和公映版有很大出入,只是提供一个对余秀华个人理解的参考,而不是对范导纪录片的一个评价。

    在范俭的微博下面,我发现他后来把这部关于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名字改成了《摇摇晃晃的人间》,这同样也是余秀华新诗集的书名。我很喜欢这个新名字,更与纪录片的气质符合,原来的名字更有噱头,但是终究太像是某种新闻报道电视片。 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用膝盖想就知道不好做。 会感受到范俭纪录片的诚意在于,片子是真切地从她的诗歌去了解她的生活,感受她的个人,想要展现的,是一个诗人的内心生活,余秀华的诗歌总是穿插在其中,总是格外应景和适合。整个片子的节奏和她诗歌的风格,亦十分契合。 在搜索片子时,顺带看了一个来自“南都深呼吸”的新闻片《诗人余秀华》,不同于范的片子着重体现余秀华出名后的生活和过去生活的对比,新闻片则更体现她在村子里的生活,众人(家人,丈夫,村民)对余秀华的评价。片子15分钟。但很明显能看得出,余秀华在这个片子所表现出的敌意更大。 也是同样的红色外套,也是同样的故事,但是表现手法的不同,注定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味道和质感。其中,解说词首当其冲。范俭极力想营造出的诗意与节奏,在这个新闻片当中丝毫不见踪影,哪怕他们诉说的都是同样的故事。 冬天,横店村,哗啦啦的冷风,雪地的脚印显示的门庭若市的家庭氛围,这些都让范的片子更加与众不同。不由得令人感慨,意象这种东西,真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啊。 同样介绍余秀华因为难产导致脑瘫的这个背景,同样是通过周金香,即余秀华的母亲的嘴里诉说这个事情,南都的片子则是透过直接采访的方式,将周金香摆上摄影机前,俨然新闻访谈那样。而范的片子则更显“家长里短”,周金香一边洗衣服一边像是唠嗑似的娓娓道来脑瘫的原因,二人吃饭,吃着聊着便说不下去了,“如果有能力把病看好,就不止这几首诗了。”镜头无声地捕捉到她父亲落泪的画面,而不是透过解说词去告诉观众,“他很难过,他很痛苦。” 此外,南都这个《诗人余秀华》的结尾,也是有种无法言说的生硬,“采访几天后,第一次看到她流泪,是她在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没有解释原因,但在基于看了那么多篇特稿和有关纪录片的前提下,我自己似乎也没办法为南都这个最后的细节描写做出最后的盖棺解释——余秀华为什么哭,她为什么在最热闹的时候哭?没有道理的细节描写,似乎显得过于败笔了。 既然这个片子只有三十分钟,还是花更多笔墨谈谈关于内容创作的其他对比吧。对比并不是说要争出个孰是孰非,只是说的确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便也影响了读者和观众对当事人的直观感受。 在看余秀华的纪录片前,我又从头翻了一次当时余秀华最火的时候几家媒体的特稿,到了真的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陌生人。 而实际上,文字固然能展示她的残缺,却不免有美化的嫌疑,这种“美化”,更接近与“断臂维纳斯”,“天才的伟大不幸”类似的残缺之美的塑造;而视频和纪录片则展现更为直接的东西。活生生得残忍。比如她难以自我控制的表情,可以解读成因为她脑瘫使然,也可以说是她内心的某种纯真东西在引导着。 你没办法通过文字直接呈现出余秀华那些更残忍的身体残缺,她在乡间小路上的跌跌撞撞,也没办法直接呈现她那些异于常人的特质,镜头咔嚓咔嚓下她眼神里的慌里慌张,谈论爱情、亲情、童年时眼神里的莫名倔强。 让我们再回头去看看当时出街的系列特稿和报道: 南方周末的《“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和诗歌》并非特稿,着重的是对余秀华的一个“标签化”的解读,两位记者甚至都没有到湖北采访,所谈的,都是诗歌界的泛泛之言,关于余秀华采访的部分,并没有比其他报道出彩。南都周刊的《当我们谈论余秀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也是一样,讨论的是诗歌文化在中国生存繁荣,中国人重回对诗歌热爱的可能性。不过在众人一片赞美声中,提到了余秀华曾经因为言论不当被诗歌流派网禁言6个月的这么一个事实,倒是很不一样,呈现出她的复杂面。 人民日报的《人物:诗里诗外余秀华》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火花,也没有什么小惊喜。《解放日报》推出的《“双面”诗人余秀华》指出了余秀华的“难搞”——“相处久的人,才会明白她的玩笑与用意。不断的调侃与反讽,是她应对外人最常用的‘武器’。”可见解放日报的记者也在采访过程中撞到不少钉子。 记者们同质化的问题太多,余秀华都已经感到厌倦。而在范的片子里面,却几乎看不到她对拍摄者的厌倦。这大概也说明了她内心对团队的认同。 武汉晚报的《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后:家里的米被记者吃光了》所揭露的细节故事,和范片子的时间线是对应的,同样也是着重在描写她成名后所面临的问题,问答式的对话呈现,看似偷懒,但实际上也考验着记者的问题水准,从稿子来看,质量还算过关,至少呈现出来的余秀华的问答,并没有很偷懒或者很抗拒的表现。除了最后一句出现的“我”是败笔——“那一瞬间,我仿佛理解了余秀华的苦痛、好强与敏感。”可能因为诗歌的原因,所以在余秀华面前的记者,都成了文艺的孩子。却殊不知这样的表述,却破坏了整篇新闻报道的感觉。 文字能承载的东西有时候要比视频多,因为纪录片要用很多的时间和空镜去营造氛围,这在文字当中,可能也就是几个形容词的事情。在特稿当中,众人都提到了她的家庭——不仅仅是她的父母,她的丈夫,还有她刚到武汉上大学的儿子。 但在范俭的片子却没有提到余秀华的儿子。 除了与受访者的意愿有关外,不妨也来猜测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余秀华的诗歌里面,有爱情,有亲情,有她作为脑瘫患者的甘苦,亦有对正常生活的美好想象与悲伤,但唯独缺少了母亲的角色。这或许也是范俭没有刻意着笔的一个原因吧——母亲的角色,并不存在于余秀华的诗歌世界当中。 还记得一开始对余秀华的意外走红,我还以为她不过是另一个“梨花体”赵丽华。 看完片子,满脑子大概就是满山雪地皑皑,余秀华的那个异常明亮的红色外套。 实际上,我最佩服余秀华的地方是,面对所有的记者,她的回答总是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她不掩饰“睡你”的创意并非自己所想,而是来源于QQ群的一次玩笑,她到现在依旧不改口她对自己婚姻的失望和无奈,她也不掩饰她对没有水平的记者的戏谑和不屑——也就是说,她完全不被名利所影响,一直遵循本心。 “它改变的只是外部条件,我的心还是在那里,没有变化。对我的心没有产生影响。” 这点对于见过了太多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的采访对象的我来说,真的觉得难得可贵。 “我是心里很平静,觉得还是很淡然”面对名利,那个跌跌撞撞走在乡间的背影,真的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看得清楚自己的本质呢?“把我当作正能量的人来拍,真的好想不符合实际啊,我这个乱七八糟的人。”余秀华早就看清自己内心的自卑、不安和悲观主义,“那种来自生命里的幸福感,它没有。” 这大概是余秀华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吧。 附录: 南方周末《“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余秀华和诗歌》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700/ 南都周刊《当我们谈论余秀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http://www.nbweekly.com/news/china/201501/38225.aspx 《解放日报》《“双面”诗人余秀华 》 http://www.jfdaily.com/guonei/bw/201501/t20150125_1178739.html 人民日报《人物:诗里诗外余秀华》 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22/c83083-26250782.html 武汉晚报《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后:家里的米被记者吃光了》 http://hb.qq.com/a/20150201/008955.htm

     3 ) 吃了人家的奶,要认。

    我都不想援引范俭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说的那些思路不清话。 从今往后,我只想说制作和想法真的迷人的片子。这种没把自己脑筋捋明白的影片错过了也不可惜。 技巧性的东西,就不多说了。 新闻出身的这些导演,构图不行、全靠特写来凑的歪风什么时候改改。既然要做你自己说的“纪录电影”也要训练一下对颜色的敏感吧。虽然范立欣拍东西空洞无物,但是这个构图和色调还是值得范俭学习的。

    说几点。第一:余秀华需要舆论的支持吗?她是不是你范俭镜头下一朵“脆弱”的娇花?——在我看来完全是她坚强的羽翼蔽护了范俭的相机。而范还在那里愚蠢地强调余的”清白“、“干净”和“害怕(海边那一场戏)”。余在婚内是有文明于县城的丑闻的女性,她热烈地追求过一个男播音员甚至使对方不慎烦扰。她如果珍惜绝无争议的清白,也不绝不敢写出那样的诗。她根本不惧丑闻,相反她已经坦然接受情欲对她中年的、自主的、日益强大的身体做出声势浩大的召唤。 她不是海边怕浪的农村妇女。她是一步一步临岸的潮汐。

     第二:导演要认清谁是这个婚姻里真正的弱者的事实。 余秀华的前夫、上门女婿尹世平才是。他不是余通往幸福的屏障,因为这故事里并没有第三段感情啊。前夫才是是这段婚姻里从始至终的弱者,一开始是上门女婿,最后是被遣散的丈夫。他是余秀华母亲给女儿的礼物,虽然比不上大明宫词里的武则天送给太平公主的薛绍,但其间包含着的这种经济实力裹挟下的爱和武则天母女之间的那一种,也并无不同。农家院里这对乡村母女的强大完全被忽略了。 非要用肺癌、眼泪去解读母女。范俭花了三天读余的诗,没有读懂为什么余诗里写母亲的“乳房比自己的大”。

    第三:我最佩服余,是范像个小情人一样、乖乖地牵着她的手从观众席步上台前。与其说范把镜头投向了一个“醒来的残疾的农村妇女”,不如说一个女诗人,一个网红用自己在社交媒体的名气和影响力,婉转的捧中国纪录片戏园子里的一个小角色。 大女演员捧小男导演的场,大概才是这部纪录片最深不可言的核心。 映后,范俭答观众问,说了句俏皮话,大概意思就是他和余秀华没有性的关系。我觉得这就很没有情商了。 秀华给你范俭的恩情如同这海报上的玉体横成。 吃了人家的”奶“,要认。 睡不睡觉不是大家想问的,动机是什么自己回头要想想清楚呀。

     4 ) 向死而生

    海报

    KK,

    你@我说喜欢我那句诗里的暴烈情绪,瀑布汗。其实写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是个梦的记录而已。心目中好诗的标准其实很模糊,但起码该是有意识的非商业化的创作,不是简单的长句分行,并且,有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核。

    前一阵子,《夜行》终于面世。自己设计了封面,那只浓黑夜色里望月的猫也算种自况。终于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刻下了一点痕迹,可自己仍是一只为生计垂头喘息装疯卖傻的猫。诗人,这个桂冠从来没敢想过,更没料到它会给自己带来困扰。

    最近遇到的所有人,熟悉的和陌生的,都会语气古怪地叫上一声“诗人”。大多数人事实上对诗毫无兴趣,敷衍的客套和虚假的恭维过后只好问上一句“卖得如何”,这个问题比在食堂里当众背诵代表作还要尴尬。极少数人听上去满怀恶意,询问这些诗是不是利用了加班时间和酒局的间隙挤在纸上的,只能苦笑不答。写诗的人在许多人眼里病得厉害,但即使自戕,也不需要别人递来毒药。

    还有极少数人——比如你——会真诚地提到某个句子,这才是唯一的一点荣耀,就像自己的孩子突然遭到赞美。

    点映现场 偷图

    想到笑起来面庞抽搐的余秀华,只要有读者提到她的诗,即使是那句被嚼烂了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她脸上的皱纹都会毫无节制地荡开。

    诗人,这个于我而言尴尬无比的称呼对于她,是唯一的救赎。或者反过来讲,在诗人几乎沦为纯粹贬义词的今天,她的出现像个扭转乾坤的女娲。

    前一阵她来如是书店做活动,没去膜拜,虽然确实曾被她的诗句深深吸引。有些句子太真太好,剩下那些雕琢显假的,也秒杀许多著名诗人强迫别人赞美的代表作。

    她的消息不断灌入耳朵,不同于《他们在岛屿写作》中对王文兴一天几十字的自虐式写作过程、周梦蝶修行般的文学生涯那种充满了尊重的展示,关于她的报道主题总是猎奇。出卖苦难这件事情总让人难以接受。

    好在,她并不在意被贴上一切标签。残疾、“放荡”和“看上去无害”的特质为她提供了一条横行于日常文学圈外甚至体制外的缝隙,而她自己从不克制出走的渴望。门很窄,但走出去的愿望太强烈了,就像被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等了五百年才捞到一根救命稻草。出来了,天下就是她的。

    陈导和康导非常想看余秀华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于是开启了“众筹点映”这个神奇的模式。不必依赖院线,只要发起人的欲望够强烈,纠集到近百个同类,星级影院的大银幕上就出现了嘴歪眼斜的她。逃出来的余秀华成了高光女主角。

    片子的某些画面很美,为了表现一个弱势身体和强势灵魂共处的纠结对立,用到了许多表现手法,几乎不是暗喻而是明示。非要讨论技术,它几乎包含了纪录片能够犯下的所有错误,不过余秀华这个人似乎本来就集人间瑕疵于一体,迷失的影像和谜样的主角居然达成了另类的和谐。

    余秀华的世界有两个。

    一个是“活着没意思”的家庭层面。气质迷样“高贵”的濒死母亲和忍辱贪财的奴性丈夫,这些配角在片子里被压得很扁,乡村生活遮掩下,他们被主角的光芒碾碎成背景的尘埃。她作为一个与庸常村夫格格不入的女人,一个不被廉耻心羁束的女人,在现实中的称呼只会是怪胎、婊子和精神病人。遗憾的是影片放弃了深挖,只是完善着大众需要看到的走出孤独与困境的坚强女性形象。

    另一个是轮转不停的光鲜秀场。虽然那些耍猴般的场合尴尬而悲哀,但她居然压得住台。也许是因为已经被围观了一生,比起那些恶意的、嘲讽的、怨毒的目光,浑浊的镁光灯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温暖和表达自由,哪怕它虚伪而短暂。不过KK,回想起来,哪个我们喜欢的伟大诗人和剧作家不是被误解和嘲弄一生后才真正不朽的呢?

    这片子貌似正统,观感却古怪而难以言喻。就凭这点倒也值得一看。

    这几年诗歌搬上银幕的例子印象最深的还是《路边野餐》和《星际穿越》,前者让人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有些诗意的东西自己永远无法触及,而后者强迫你面对着宇宙和全人类的命运大声朗诵诗篇,很有意思。

    这部片子里也有多处“强引”了余秀华的诗句。

    近来读她的新诗越来越没有感觉了,也许并不是她越写越糟,而是原始震撼过后摸准了她的痛处。其实大多数诗和诗人不可评说,只有个人喜欢与否。如果不是为了凸显自己,人们为何要去评判可怜或者强大数倍的人呢?她自己在片子里也说了,并不认为自己的诗值得研讨。

    人类不该生活在黑暗森林里,不必那么急迫地绞杀冒头的同类。

    那天在沐着落日余烬的山顶,本想作诗纪念的我们哑口无言,最终决定成立一个教海星爬山的组织,也许那会是一个伟大的诗社。

    也许我们和余秀华都是向死而生的海星。

    小米

     5 ) 皑皑雪地间的一抹红

    在众多文学体裁、流派中,诗歌通常是最易被忽略、误解乃至边缘化的一类。这一古老的艺术样式,从诞生伊始便紧密附着于人们的日常情感与对自然万物的探索之上,从而孕育出特殊的魅力,能将浩瀚思绪转译为数行精练的文字,却因散文、小说等文体风靡,加上过度的精英化主张,生存空间屡受挤压,一度濒于衰微。

    当文学市场日趋荒芜,现代诗的发展无疑让人们看到一丝曙光,继而被委以复兴诗歌传统的重任。所谓“传统”,并不等于竭力矫饰、讲求格律严整,而是与自我心灵的对话,和蛰伏于诗行之间,无数亟待解脱的灵魂。

    对余秀华来说,诗歌便担负着这样的重量,仿佛一根拐杖,支撑着她脆弱的身躯,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去寻找、记录和表达,令压抑日久的情感渐次涌出。如果说命运曾数度将她推入泥潭,诗歌存在的意义,便是在她原本逼仄的精神世界里,悄然开了扇窗。

    从她的诗中,人们读到的是一个的饱经风霜的农妇,和她内心的动荡不安。而纪录片独有的影像风格,则令文本大幅度地视觉化。从第一个画面落在金黄的麦田上开始,场景不断流逝,和填充空镜头的诗句一道,拉近了观众与那片土壤的距离:荷塘,家禽,收音机飘出的声音……让人目睹一个地理与思想同样闭塞的山村,如何在囚禁诗人自由的同时,哺育出让人惊艳的才华。

    这种才华的奠基,往往与痛苦相伴。范俭将镜头贴近余秀华和她的家人,似在渲染一种静默的张力。生理残缺,家庭穷困,破败的村庄,共同为她的生命刷上一层悲凉的底色。而诸如网兜中被困的鱼、掠过天际的鸟雀等,则与诗歌中神秘的乡村意象相契合,既折射出诗人坎坷的身世,也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激发出文字中蓬勃的生命力。

    网络空前繁荣的时代,每个普通人的意外走红都能迅速升级成大众狂欢。从余秀华到范雨素,每当草根文学引发热议,其内涵往往背负着被放大乃至曲解的风险。一方面,广泛的群体偏见使她们备受关注,然而也正是新媒体自带的话题性,将人捧上神坛,转而以意想不到的手段,无情伤害、消费着她们。

    在纪录片中,一夜成名的余秀华说:“我现在感觉很惶恐,好像不知道命运在把自己往哪个方向推,推得这么高,会不会突然掉下来。”

    以那首标题醒目的代表作为拐点,命运在她身上开始了一场特殊的实验。沿着这一轨道,影片后半段,摄像机跟随她出入各大颁奖礼、座谈会,窥见其心境变化。有趣的是,不论文化界的专家学者,还是阅历浅显的学生群体,在和她的接触中总不免染上几分猎奇色彩。伴随讨论持续升温,有关创作者的轮廓被逐步抹除,仅剩下一对引人浮想的词组:脑瘫、情色、农妇。

    对于信息过剩的社会来说,标签与被标签早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在余秀华看来,所有标签都是错误的,带着一种歧视。她毫不在意外界给自己粗暴扣上的帽子,即使曝光度陡增,面对媒体贪婪的注视,仍然率性直接,不惮于流露真实面。挡在她与围观者之间的距离,自然远非一本诗集的容量。

    这或许恰是对“诗意”二字最为浪漫动人的注解。和电影《帕特森》中文艺的公交司机一样,余秀华写诗,目的不在于喂饱读者、取悦大众,而只是吟诵个人的生命经历,化狂风暴雨为涓涓细流。作为日常经验的总结,这类创作注定有别于书店里外观精致的畅销书,不具有被公开表演、展示的可能性。因为那些隐秘而深沉的情感,从来只属于作者本人,哪怕技巧再朴拙,语言再粗粝,内在的滚烫与真挚却拥有超越一切的力量。

    以诗歌为工具,她捕获了横店村的田园风光;以写诗为契机,她从渔网中挣脱,逃到了外面的世界,尽管那儿充满广阔的未知数——正如岸边陌生的海浪,可她仍挽起裤管,带着新生的好奇,在晃荡中努力维持平衡、把握方向。这些沿途不期而遇的馈赠,又或是幸运,都源于最初对诗意的那份向往。

    纪录片末尾,余秀华坐在电脑前,颤缩着手指敲击键盘,看一个个灵感的音符跳进屏幕,犹如把体内沉睡的激情一点点挖出。而全片最让人难忘的一幕,是她身着红外套伫立于漫天飞雪中,那抹耀眼的红色,正如她心间燃起的炉火。当被生活的铅坠拖着缓缓下沉,还好有诗歌这双翅膀,让她与干涸的池塘作别,飞往自由与爱的栖息地。

    那一刻,她远离了所有灯光和掌声,远离了似是而非的争议,如一株麦穗般,谦卑地弯下腰,结出了最晶莹饱满的颗粒。

     6 ) 这片子根本配不上余秀华

    这部电影全靠余秀华一个人撑场,她是唯一的亮点,范俭的部分简陋而且庸俗,根本配不上余秀华。

    余秀华的诗,我们姑且不去判断是不是第一流的诗,她写诗所用的语言,是第一流的文学语言。但是导演范俭的镜头语言,则非常二流。

    这片子的优点,一是全面展示了余秀华的个人魅力,她的率直、纯粹,她的通达、决断,她的深刻自省,她的自信和勇气。她的性格上迷人和超人之处。

    二是现场感、纪实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那种真实的即兴的反映,记录了包括签售、访谈、研讨会、母亲确诊,吵架、离婚等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余的现场反映,她是怎么和这些人互动的,当时的气氛,她个人的情绪变化、心态、语言等等细节。这些都非常珍贵。

    除此以外就没什么优点了。缺点我想谈三个:

    一是对诗(文学)的表现力特别差,片子里的旁白用了余秀华自己吟的诗,画面就是唯美空镜头,配上字幕,像PPT一样,特别拙劣的手法,特别二流的导演思路。你哪怕用王家卫、杨德昌那种黑屏然后打上余秀华的诗,都比这好,因为起码是尊重文字,突出文字的态度,你现在这种明信片式的展示,说白了,你还是不信任诗歌它有胜任独自占据这个舞台的能力。你还是把它当成一种附庸风雅的东西,你的表现,跟文学的魅力之间,根本就是互斥的。你那种拍法就是余秀华的反面,就是庸俗。我看着片子,有个感觉,就是你范俭根本就没读懂余秀华的诗。

    二是割裂时间线。这片子本身有一条所谓“女诗人离婚”的剧情线,这条线相对完整,所以一路看下来我们感觉,还好,还算流畅。但是你仔细想一下,余秀华的生活线(有很多分不清是摆拍还是纪实的乡间散步、沉思的镜头,还有同样含混不清的在家吃饭和躺着的镜头),工作线(片子里只有少量割草喂兔子的片段),创作线,母女线,出名线等等,这些原本条理清晰的线索,都被剪得一团乱麻。造成了很多信息点的流失,让人看完之后,就等于只明白了余秀华是怎么离婚的,剩下的事儿完全都没讲清楚。

    三是审美的拙劣。镜头语言太差了,动不动就给特写,而且只停留在对余秀华身体的展示,对事件、对场景、对其他人物,镜头都照顾不上了,甚至能感觉到导演的吃力。导演眼里就只有一个余秀华,剩下的他都不关心,或者说他根本就没能力照顾别的东西。他可能通篇就没有一个成熟的考虑,拍的时候就是按一个电视访谈片的路子拍的,就没有电影的自觉。另外就是导演的审美水平很有问题,他是标准的文艺青年审美,你看他中间插进去的空镜头,拍的那些东西,那就是三线城市摄影家协会拍的玩意儿,还有最后那几个镜头,余秀华老公的床啊、大红大绿的枕巾啊、绣花的床幔啊、小院儿里的一角啊,完全是文艺青年发朋友圈取景才会喜欢的东西。作为你电影主题的余秀华,她的审美趣味,她的千锤百炼的真文艺,比你这个不知道高出多少去了。你成天的耳濡目染也得学点了吧?完全看不出来啊。

    我觉得将来最好有人按着李安拍比利林恩那个路子,重新再拍一个剧情片,没准哪个女明星靠演余秀华还能得一影后呢

     7 ) 余秀华的丈夫作为受害者 却为何没有得到一丝同情

    看了下《摇摇晃晃的人间》的演职人员表,余秀华 / 周金香 / 余文海 / 尹世平。
          很明显,人员表很清楚地将主人公、母亲、父亲和丈夫(前夫)四个角色进行了排位。这是关于余秀华的纪录片,自然是以她为中心,并按照她的人物关系来安排主次。她的丈夫,更确切的说,是她的入赘的前夫尹世平,只能排在第四位。如果这部影片涉及了余的儿子的话,尹世平也就相应的会排在第五位了。
          他是余秀华生活中彻彻底底的配角,而且是恨不得早点被剧情下线的那一类配角。不过,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余秀华如何看待她的这个前夫,真正重要的是,导演、观众似乎并未对这个人到中年却被抛弃的前夫产生任何同情。他的存在,似乎仅仅只是为余秀华的对抗提供一个理由和对象。
          得知余秀华已经起诉离婚,并且听到那句“这个月回来15万,下个月就10万”的狠话之后,在外地打工的尹世平只能和工友们抱怨这个出了名的残疾人老婆,因为他只能从这些打拼在泥浆钢筋中的粗汉子嘴中听到那些最解气的粗话。
    他为自己不被余秀华喜欢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最合理的理由。

          他说,我又说不来好话。
          他把他和余秀华糟糕的爱情归咎于自己的一张笨嘴。他觉得余秀华这么反感自己完全是因为她没有听到让她满意的好话。
          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好话都被余秀华的母亲听去了。
          影像难得的记录下了一家四口围桌吃饭的场景。然而就在这个场景中,虽然尹世平坐在象征着男性主角的桌面位置上,却仍然小心翼翼的介绍着自己这一年的安排,下一年的打算。他告诉“婆婆”、“公公”和媳妇,自己在努力挣钱,踏实肯干。看起来,他是在和一家人闲聊,其实是在向余母交代和承诺。因为在这个家庭中,余父安静内敛,余秀华身体残疾,尹世平的好话只会有一个出处,那就是“腰身更粗,乳房更大”的余母。从余母的神情和她平时对于“儿子”的一贯评价来看,这些好话是受用的。
          尹世平一直清晰的知道自己入赘的身份,哪怕余秀华是个残疾人,他大可说自己并未占太大的便宜。但他仍然拼尽一生的挣钱、劳作,他用他的好态度、好身体和挣钱能力为自己在这家庭谋得一席之地。照顾好,或者更直白的说讨好余母是最有效的途径。一直以来,这个途径十分奏效,从余秀华不得不忍耐的二十年婚姻中可见一斑。可惜,余秀华的人生反转了,而余母老了,病了,不再有发言权了。
          其实,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尹世平就是一个受害者。他和余秀华一样,都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从结局来看,他还是更悲惨的那个,他的二十年是辛苦的,但辛苦的不仅仅在于劳作和闯荡,而在于要讨好,要懂事。他之所以认为自己是奴隶,是因为如果丈夫的身份没有了,他这个余母“儿子”的身份更是摇摇欲坠。前往离婚的路上,他很委屈,他坐在余秀华的身后,无比委屈。但他仍然要装作是施害一方,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觉得自己彻彻底底的失败。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不是说不来好话,只是没有说对人。
    他只有装作冷酷,才能欺骗自己不是受害一方。

          而他没有说对人的原因,恰恰也是为何他没有得到一丝同情的原因。他根本只是把这场婚姻作为了交易,如果从一开始,他真心地对待枕边的这个弱势女人,用心和她培养感情,经营家庭,而不是讨好主导这场交易的家长,或许这场赤裸的不能再赤裸的交易就会因为孩子、因为时间、因为感情而变得更像是一场婚姻。
          不过,如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他也没有错,因为他也只是一个被传统乡土社会的婚姻观和家族观所裹挟的芸芸众生。不巧的是他遇上了一个桀骜的灵魂,一个敢于为爱生为爱死的灵魂。
          特别是当他的种种戏份碰上了当今的种种意识形态时,作为受害者的他,只能是不被同情。
    他过去的离开都是为了回来,而每一次回来都不是为了余秀华。

          看预告片时,就觉得有一个场景生动不已。余秀华靠着刷了一层薄水泥的土墙吃着香蕉,她无意识的咀嚼着,眼神放空,不知多少诗句又在脑海中窜动。景深处,尹世平蹲在墙边,耐心的处理着刚从水塘里网上来的小鱼、龙虾,他缩作一团,背景是化作黑洞的旧屋。纪录片里、诗歌里,余秀华一再强调着自己的委屈和卑微,但这个场景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有些人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宣泄自己的委屈和卑微,着恰恰说明了她所处的地位。(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这个场景,包含了余秀华的所有无奈和期待,同样也包括尹世平的。

     短评

    对这部电影倾注的感情,早以超越了电影本身。希望我们都能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坚强地生存,骄傲地绽放。

    7分钟前
    • toska
    • 力荐

    片子好看只在于余秀华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人,思路清晰,内心敏感,面对难题对答如流,不惧任何场合,有幽默感,会撩汉,有作为人的尊严和纠结。至于拍摄方式,很一般,拍得太快太急,素材有限,那些大特写太庸俗,人物活动空间单一,访谈式的把导演问问题的声音剪进去这种就太电视台,太套路了。

    1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余秀华在片子里自己都说,作为残疾人想让自己表情在说话的时候自然一点,摄影还给这么多面部大特?很明显导演是带着意图在拍,点映后的小短片里把余秀华和她母亲称作“角色”,角色是可创作的,她俩可是活生生的人呐

    17分钟前
    • madaoooo
    • 还行

    只有一个问题:摄影机的介入究竟有没有可能影响到了余秀华的选择?

    21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余秀华怕风怕水,怕六十岁还没跟尹世平离婚,怕被命运甩下来粉身碎骨;她又不怕脑瘫不怕蜚语,不怕被说成荡妇,不怕背负义无反顾凋残的孤独。她是渔网网住的小鱼,婚姻是网兜,困住她扯淡的人生;她是荷叶的一尾游鱼,诗歌是空气,让她不至于窒息。她臭骂我草破鸡,却有着给范俭念诗的孤高浪漫的灵魂。

    24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太棒了!范俭是少有的在纪录片中有如此生动的电影语言的导演。余秀华在他的镜头前展现出了自己的不同面,一会儿是那么幽默、一会儿又是如此无助,一会儿是如此渴望爱情、一会儿又是这样孤单、凄凉。有很多人看余秀华带着一种健全人对残疾人的俯视,其实不得不说余秀华比你我、比大部分人都活得更明白。

    25分钟前
    • 奶奶徐
    • 力荐

    犀利又不失温情。范俭的镜头语言真好,作为一部纪录片,拍出了诗性,也把现实的荒谬剥了个透。映后见面会差评,15分钟,没有观众提问,还花了很多时间给guest。7月2号开始全国点映,导演说会再来上海。

    29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力荐

    情书片,范俭写了首诗给余秀华

    33分钟前
    • LarrySugarman
    • 力荐

    观感没问题。字词组合所引发的诗意,与女诗人所寄身的现实,由始至终都是无法消解的矛盾。然而,过于强大的余秀华,并不需要纪录镜头或创作者去熨帖保护。如果说,类电视纪录片的技法尚是个人选择,但关注一个人物对象,片子拿出来有点太早。余秀华的家庭与她真实生活的另一面,真的还不够丰富。

    3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不得不说,导演选余秀华这个题材,就等于拿到一张致胜王牌了。什么表现手法啊,什么剪辑技巧啊,在余秀华耀眼的个人形象下都变成了小儿科。这个女人太纯粹鲜活了,泼辣热情得像一盆开水,恨不得从大屏幕里泼出来。办完离婚后的交谈及搀扶走夜路的情节挺动人的,没了婚姻束缚的两个人反而亲近了好多。

    35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四平八稳。山沟沟里飞出一只高唱“女权”的凤凰,先天残疾没有削减她的锐气,反而给了她执着追求爱和性的胆气。她值得我们认识与称道,因为她敢于跟桎梏中国五千年的旧思想抗衡,因为她敢于坚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呼唤。

    39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俺是豆瓣第一个看过此片的人哦!导演说拿到了龙标,大家要支持哦!

    43分钟前
    • 陈凭轩
    • 力荐

    实际上,之前对余秀华完全不了解,大概也只听过这个名字。在上海电影节看了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才对这个人的认识稍微清晰了一些。相比她那些诗,更愿意看属于生活的那部分,那些日常的对话,同样充满诗意,个别细节看到好一阵感动。能找到一个帮你暂时忘记身体缺憾的方法,其实挺开心的。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非常好,推薦。朋友在籌劃四月底到五月初在美國西岸幾個大學的放映、座談,朗誦會,導演和余秀華都會來,能去的可以留意下。Stanford, Berkeley, UCSF, UCLA有場次。

    46分钟前
    • 不啦叽
    • 力荐

    从文字的掌控力中长出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51分钟前
    • vic
    • 力荐

    很有魅力的女人

    53分钟前
    • 圣墟
    • 力荐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摇摇晃晃。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苟且。你摇摇晃晃来到人世间,身体里的火车却不会错轨,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有时你是生活的一条狗,有时生活是你的一条狗,出名要趁早,诗印成了钞票,才能和眼前的苟且离婚

    5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我要嚼一点具体的苦,才尝到活着本身的甜;我太不同了,所以能看到凡俗是多么幸福。

    6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点映见面会:1、主持人:“您觉得这部纪录片拍的是真实的吗?”余秀华:“我觉得你作为一个主持人问出这种问题就很不专业,作为一部纪录片不真实还叫纪录片吗?”2、观众提问环节,某观众说了大概800字的观后感后,余秀华:“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有点过于长了。”

    1小时前
    • -
    • 还行

    余秀华还是有意思,但实在不喜欢这个视角,一副要将她与世界整个对立起来的样子。里面有意无意地把所有诗人、记者、编辑等“文化人”角色都拍得特别造作可笑,好像就是在说啊这个世界是跟你格格不入的,快回去找你的荷塘与麦地吧……明明人家很爱这繁华世界啊!

    1小时前
    • 王大根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