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猎杀T34

    猎杀T34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俄罗斯2019

    主演:亚历山大·佩特罗夫,文森兹·凯弗,伊琳娜·斯达申鲍姆,维克多·多勃朗拉沃夫,尤里·鲍里索夫,西蒙·特列斯库诺夫,阿尔焦姆·贝斯特罗夫,约书亚·格罗斯,伊戈尔·赫里普诺夫,彼得·斯科沃尔佐夫 

    导演:阿列克赛·西多洛夫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浴血狙击

    • 更新HD

      半条棉被

    • HD中字

      勇士连

    • 更新HD

      那一天的管风琴

    • 更新HD

      大捷

    • HD中字

      苍狼之特战突击

    • 更新HD

      军歌嘹亮

    • HD中字

      猎杀T34

     剧照

    猎杀T34 剧照 NO.1猎杀T34 剧照 NO.2猎杀T34 剧照 NO.3猎杀T34 剧照 NO.4猎杀T34 剧照 NO.5猎杀T34 剧照 NO.6猎杀T34 剧照 NO.16猎杀T34 剧照 NO.17猎杀T34 剧照 NO.18猎杀T34 剧照 NO.19猎杀T3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每一场战争都有一些传奇故事。根据二战真实事件改编。  莫斯科保卫战时,刚从坦克学校毕业的尼古拉被派往战场执行“自杀式”的任务,在以一敌六的情况下,他驾驶着传奇坦克T-34,奇迹般地击毁了德军耶格尔上校的小队,但自己却遭到俘虏。到了二战末期,耶格尔为了快速训练出德国希特勒青年团的坦克新兵,逼迫集中营里的尼古拉和另外几名苏联俘虏驾驶一辆翻新的T-34作为他们训练的活靶子。在其他人都在为赴死作心里准备时,尼古拉的脑子里却浮现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驾驶T-34在训练中逃离德国军营。

     长篇影评

     1 ) 跳《天鹅湖》的坦克,爱了爱了

    照例先说说喜欢的片段与画画,可能就有点剧透咯~ 【几个动人片段】 1.跳《天鹅湖》的坦克; 2.钢琴bgm下的发动机声; 3.举着地图嘚瑟的姑娘; 4.像美丽人生片尾一样出场方式的坦克。 【元素很是丰富】 1.战争与策略。太多了不举例子了。 2.英雄间的惺惺相惜。第一战的那枪和最后一枪应该都没开,这里是个前后呼应。以及最后俄指挥官也变成了湛蓝色眸子。 3.幽默部分。加油站、哨兵、路边夫人等等。 4.信仰的力量。包括圣母像、祈祷等。 5.爱情线。嗯…略突兀按下不表。 【制作的精细】 1.光影颜色背景音乐变化,与剧情极其一致,感情色彩鲜明; 2.配音有真实感,最后桥上对狙握手后,德指挥官的喘气还带了鼻子抽动的声音,极其真实。 【基本符合逻辑】 没有手撕鬼子一样的神剧情真是不容易,几个转折点、意外基本还都说的通,不过我不太懂军事可以请有关大佬来补充啦~

     2 ) 一如既往优秀的毛子二战片

    毛子近几年确实拍了不少优质战争片,比如潘菲洛夫,白色护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算上早年的风暴之门,第九连,都是非常不错的战争片。毛子片子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他们的风格和美国好莱坞工业化的 制式产品 不一样,不像什么狂怒之流搬一个历史背景然后就去套他的价值观,对面的德国人就是一群二傻子,国籍互换那就是在横店拍的抗日神剧,完了最后再加一个白左结局结束。毕竟两次世界大战没打到美国本土。。虽然他们拍的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也一般。。 ok先说这部片子的缺点,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还是有点过分强化主角了,一开始的一发AP穿了两辆车,在晚上一发AP打到地面跳弹打穿黑豹底盘,后面通讯兵(看他坐的位置应该是通讯兵)下车拿着个雷就去干一辆黑豹,还居然真让他得手了,甚至还开了一炮救了男主,等等还有不少。第二个,一些地方逻辑上不合理。能让男主越狱七次,这德国典狱长也是可以,正常情况下早就毙了,运输了一辆3485到后方,你说德国人不去清理尸体也就算了,可是里面还有没有剩下炮弹他们也不去检查的吗?最后一个,开炮之后炮弹击中装甲之后,还有炮弹爆炸的慢镜头特效略多,看的稍微有点审美疲劳。但是瑕不掩瑜,片子整体质量还是相当可以的。

    分场景详细说说这部片子。最开始的部分时间是1941年冬天,是苏联在二战中最艰难的时期,这个时候车长和他的车组见面,这里有一个细节,这辆T-34是半截入土的,这是在经历了夏天的溃败之后苏军发展出来的坦克伏击战术,说明这套车组不说经验丰富,至少不是新兵。之后就是在村庄里的遭遇战。可能会有德棍军盲说德国坦克跟这辆T-34打,这交换比怎么会这么惨,拜托苏军坦克损失大部分都是德国步兵造成的,德国早期坦克大部分是负责穿插迂回的,是他们在遇到T-34之后发现打打不过,跑跑不过才痛定思痛研发虎式和黑豹去趟地雷顺便做空军的靶子。。和虎式虎王对标的不是T-34或者3485,而应该是IS-2和IS-3,可惜啊,德国人跪的太快了,杠3只赶上了柏林阅兵。。

    T-34早期型号

    扯远了,时间到了1944年,男主受伤被俘之后正好碰上耶什么玩意的想不起来了那德军车长,这哥们混的不错,古德里安认识他,还让他见到了希姆莱,这里不妨叫他耶哥蕊特,姓耶的我也只想得起这一位了。。接下来就是他们四个人接收了一辆3485,这里有点小问题,3485车组应该是五个人,他们这里只有四个,当然也可能是故意安排,不然后面女主上车没地方坐,不过讲道理,这德国人也是二五仔,好好的3485缴获了自己不用给他们干吗,给他们辆T-26玩玩得了,然后就是被人家在训练场地打着一辆黑豹,打爆一个指挥塔之后扬长而去。这里夸一句道具,黑豹上面的防磁贴相当还原历史了。

    T-34-85
    带防磁贴的黑豹/笑

    接下来是一段相对轻松的故事,一行五人上西天拜。。emm走错片场了。不过能看出来德国人的城市里已经几乎没有男人了,仅存的一个男人还是看上去超龄的了。男女主在这一段也升华了感情,顺便为爱鼓掌。

    最后是全片的高潮部分,别问我为什么非要走公路过城镇,特么不然这荒郊野外的不说能不能过,耗油量有多少差别?在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开头部分的反转,从苏军伏击德军坦克连变成了几辆黑豹伏击一辆3485,这一点情节设定上还是很有意思的。这场伏击站打的也确实漂亮,为了撞墙把炮管朝后转,然后顶上前车黑豹菊花,两边开始转炮塔,3485先开炮,打中炮塔座圈引发殉爆,一发爆头,特效做的着实漂亮,最后的1V1更多的还是给故事一个结局,场面上反而没有这段精彩。

    从全片的角度说,这部片子总体相当优秀,虽然说慢镜头特效有点多,但这样的特效是所有战争片里涉及到类似场景中最好的了,开炮时炮弹经过膛线加速,跳弹时候的炮弹运动轨迹,打穿装甲瞬间,打中弹药架殉爆,在别的任何一部电影电视剧中,没有做的比这部片子更好的了。同时,在道具,场景上也充分还原当时的情况,把坦克放在土里只露出一个炮塔,用木头做的假反坦克炮,带夜视仪的黑豹,德军的3号4号251半履带车,苏军的T-34,3485都相当历史,对我这种看片对道具非常挑剔的WOT玩家来说,这部片子让我看的非常舒服。它也不像狂怒,搞出来一个馒头打虎式的噱头,结果这二五仔虎式瞎杰宝打。。

    最后作为一个工科生,吹一波T-34还有T-34-85,你看这外形,你看这五对负重轮,你看这菱形炮塔,你看这前倾装甲,满满的都是工业化的粗犷美,再看德国车,什么垂直装甲,什么交错负重轮,毛子早就用柴油机了你德三还揪着汽油机不放。。跟毛子车比啊,德国车就一个字,娘炮

     3 ) 俄罗斯人的精神

    本文章涉及情节。

    这是一个纯虚构的故事,它创作的目的很简单,纪念一代名车T34,以及纪念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们。而我更多的是在电影里看到俄罗斯人特有的精神面貌。

    道具

    这一点不赘述了,大多数装甲车辆应该都是从博物馆仓库拉出来的,不像其他电影里都是些奇形怪状的道具车辆,这一点很过瘾(模仿虎式的道具车就没有一个比例是对的)。除了部分CG,本片用的是二战真车而不是道具车。也就是说观众可以看到真的三号、山猫、四号H、t34-76、t34-85。这一点如果有人能帮忙查证一下是最好的。可惜的是豹式G的道具车制作虽然十分精致,但负重轮还是暴露了它的真实身份。

    再者就是考究的军服,德军特有的笔挺、精致被很好地还原出来。

    镜头

    本片摄影美如画,用色讲究。虽然跟国产电影一样喜欢用定格和高速摄影,不过麻烦《流浪地球》的剧组学学,人家是怎么用高速摄影镜头叙事而非滥用的。

    坦克车种的设置

    首先本片的拍摄者对坦克性能还有历史都十分熟悉。每一种车辆的性能都是符合实际的。

    首先看1941年部分,德军主力为三号坦克、四号坦克和二号山猫。当时四号坦克依旧是反步兵主力,还没有替代三号坦克成为德军的反装甲军马。而苏军主力就是给德军造成巨大困扰的T34-76。其76毫米主炮可以轻易贯穿当时任何德军90度垂直轧钢坦克的正面,但自身的斜面装甲却可以轻松抵挡三号50毫米牙签炮的攻击。电影这段序幕是对t34坦克横空出世就技压群芳的致敬。所以这一场伏击战打成完胜是没有悬念的。而且电影还充分体现了T34-76的缺陷:炮塔狭窄且观察口设计简陋,车长看不到左侧的敌人,所以被耶格尔狠狠命中,炮手阵亡。在《泥泞之虎》中,作者奥托身为德军坦克手却为苏军坦克兵批评过坦克的设计者:T34-76的主观察镜只能看到正前方,而且该坦克的车长舱门也不利于探头观察四周,所以苏联坦克兵总要在近乎瞎子的状态下作战,白白浪费了许多士兵的生命。有兴趣的人可以找《红色管弦乐2》玩一下坦克驾驶,切到炮手位置感受一下火炮瞄准镜那可怜到爆炸的观察视野。相比之下,德军一直十分重视坦克观察视野的问题,所以往往取得很大的观察优势。再者就是苏联坦克通信系统、操作系统的简陋,可惜的是影片没有展示驾驶员用大锤操纵拉杆或者车长用脚指挥车辆行驶的镜头。

    时间来到1944年,主角驾驶的是T34-76的升级型号T34-85。对手则是豹式G型坦克,而且配备了相当先进的车载夜视仪。对于军迷而言,尤其是“德棍”们,最希望的是看到虎式在电影里出现,但是为什么本片没有虎式?因为本片的主角是T34——这又一次体现了俄国人的骄傲:作为两大阵营的砥柱中坦,你们的豹式是模仿我们的T34设计的。然后我们又赢了。当然本片有为了让主角胜利而必须让敌军有所弱化的安排,耶格尔只是教导营指挥官,就是说他是教官而不是前线指挥官,手下的豹式坦克兵是一群经验严重不足的菜鸟,自然在身经百战的车长+驾驶员+炮手老兵车组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失败依旧是必然的。

    还原真实

    我必须提一句,我本人是德棍,但本片在各方面还原史实上,拍的我心服口服(除了道具车黑豹)。而本小节的意义是在于反驳目前网络充斥的“抗德神剧”的负面评价。

    【坦克技术】本片的真实度很高,首先说1941年一段,耶格尔率领的坦克小队清一色以三号坦克为主,辅以二号坦克和251半履带运兵车,从技术层面说,主角的t34-76可以轻松击穿对方,但是三号坦克想要击毁t34就需要一定经验。片中三号坦克两次射击跳弹和卡弹都是因为打在倾斜装甲上,50毫米火炮的穿深在这种新型装甲面前已经非常鸡肋。所以要击穿t34,主要的弱点是后部装甲、观察口、驾驶员舱门和炮塔座圈。本来耶格尔的僚车有一次致命打击的机会,但是被步兵的一发反坦克雷破坏了炮管。

    接着是1944年一段。1944年德军装备更加先进,黑豹G是当时最优秀的中型坦克,但是为什么同样一挑多被T34-85击败了?这里是一个战争经验的区别。

    【坦克兵经验】电影中的1944年豹式不可谓船不坚炮不利,但是现实中1944年秋德军曾经参加闪电战的精锐装甲兵已经消耗殆尽,东线战场的502重坦营在1945年1-2月虎豹几乎全部报销。也就是说,德军的车组成员经验严重不足,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影片选择了让主角们对抗一群训练营的菜鸟。相反,主角凭借对方的眼神选择出的成员都是怀着求生意志、战斗意志以及丰富经验的老兵。在夜战的一段中,耶格尔座车的炮手的第一炮的射击方向看,在t34-85躲开以前他瞄准的是t34的脸部或者侧面装甲,但是如果是一名经验老到的炮手,会指向驾驶员仓口射击,这就是经验的差距。后面几次炮手都失手了,以至于耶格尔气的给炮手的后脑勺来了一巴掌。相反,主角车组射击敌方的位置都是这样的:靠地面跳弹射击底盘、侧面、豹式特有的炮塔窝弹区等这些关键性弱点。而最后两人牛仔对决的部分,耶格尔本来想要射击弱点,即t34-85的车长观察口,但是主角不在该位置上,故没有任何效果。而第二炮他选择在首上射击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实战中,履带应该就是起这种跳弹作用的,所以炮弹被浪费了。到了第三炮耶格尔才想起来先断腿的打法,可为时已晚,主角选择击穿的是豹式驾驶员观察口,所以最后一击贯穿,瞬间豹废。

    【意识】最后要说的一点是两场战斗中,主角都更胜一筹的。首先如果本片选择的场景是大平原或者丘陵地带,如果不是成群结队,也就是钢铁洪流,那么T34必然毫无胜算,但是本片两场战斗都是巷战,这样一挑多就存在了可能性。主角并不是愚蠢或胆小地蹲在原地站桩射击,而是不停切换位置,靠伪装或者隐蔽寻找敌方侧面和弱点,各个击破。而且主角很优秀的一点是在1944年这一幕中,他为了看清环境把头探出车体,这就比奥托·卡尔乌斯批评的大多数喜欢闷头开车的苏联坦克兵们好的多。而且主角还会下车侦查,在二战中这是德军车长非常喜欢做的事情,虽然风险很高,但第一时间摸清地形和布阵能为自己赢得巨大机会。

    所以综合来说,作为一部礼赞自己经典坦克的电影,虽然大量内容属于“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是这和《狂怒》这种强行拔高和篡改真实情况的情节设计是不可相提并论的。《狂怒》很多情节是运气和导演安排使然,比如决战部分一百来号德军竟然都想不起来第一时间用铁拳,以及坦克报废第一时间不是撤退。而本片中的情况都有据可查,主角通过实打实的计划、技术和顽强的精神为自己赢得了存活和胜利,而非奇迹、巧合和运气。并不是“神剧”,除了道具豹以外,各方面都稳扎稳打,功课做得扎扎实实。(而且道具豹除了负重轮,作为道具坦克细节可以说做得非常非常好。)

    这不是一部展现真实战役的电影,当然俄国有很大可能以后会拍摄相关题材的电影,比如库尔斯克。这部电影的重心是在礼赞T34坦克的成功、纪念卫国战争的坦克英雄,并且展示俄国面对苦难、奴役与危机的态度。

    花絮-关于道具豹

    因为补充文章的缘故,所以把视频又拿出来撸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实际上本片是有豹式实车的,被击穿窝弹区的豹式和牛仔对决时的豹式就是真车。而在训练场上的豹豹们都是道具车,一方面是负重轮暴露了,另一方面是在车载机枪、车长舱等等细节上都不太细致或者比例失真,但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另外道具豹做的是模仿豹A或者豹G早期的弧面炮盾,而实车则是豹G后期改进了窝弹区的炮盾。当然这也是一个穿帮镜头了,耶格尔一会儿坐在道具车上,一会儿在真车上。

    所以最终,本片出场的真车是:251半履带、二号坦克(具体型号懒得查)、三号坦克、T34-76、豹式G、T34-85,外加一门Pak40火炮以及各型卡车……嘛,作为德棍真是一本满足。

    态度

    美军也不仇恨德军,但其电影展现的德军素养往往只是一种防止将德军妖魔化的编剧机制而已,好莱坞的编剧会极力避免让观众对反派产生认同或感情。但《t34》非常从容和自信,它毫不掩饰地展示德军的一切,既充分展示德军的凶残,也展示德军的可爱或可敬。从服装领章和帽徽判断,耶格尔在1944年为党卫军骷髅师指挥官,授少将衔。但在面对党卫队头子希姆莱提出的“你是否憎恨俄国人”的疑问时,耶格尔不卑不亢地展现自己的态度:我只是服从命令,为国尽忠,没有任何私人情感。这显然不是一个清洗低等民族运动的主持者希望听到的内容,在现代国际上也是犯大忌的情节安排:只要是党卫军在电影里一定是要妖魔化的,每一个入党者都被视为血腥残暴没有人性的魔鬼形象定格在银屏上;再比如明明主角组成的车组第二天很有可能死在菜鸟德军装甲兵的训练场上,但前一晚耶格尔会像对待绅士一样对待主角和女翻译,邀请他们就坐,喝酒。德军军官都不仅学习军事理论,同时各方面素养都很高。另一点细节体现这种绅士精神的,是女主角偷地图的时候藏在床上假装被耶格尔睡了来掩盖行动,来拿耶格尔烟斗的副官看到这一幕先是表示震惊,然后立刻压低脚步声防止吵醒对方;第三处便是最终决战的时候,显然在现实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这就是一个反法西斯战争全胜的国家对于德军的处理:耶格尔爬出座舱,摘下一只手套往地上一扔。这是近代欧洲绅士决斗的标准挑衅动作,如果对方捡起手套,就代表接受决斗。有的更具进攻性的挑衅是直接把手套扔在对方脸上。这个情节设计太可爱了,这种古典的行为在二战恐怕早就不存在了,所以更显出耶格尔这样一位德军一根筋但充满教养到可爱的性格。这样的情节设置充分体现了俄国人的想法:我们并不憎恨我们的对手。另外美国电影里演反派的总是那几个坏蛋专业户,光看脸就知道这是个狠人而且准不是善茬,往往长相也不好看,比如《兵临城下》。但是本片饰演耶格尔的演员,面庞棱角锐利、年轻、充满活力、虽然牙缝有点豁,但依旧难掩俊美。

    电影的结局是一部影片希望传达价值的高扬之处,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俄罗斯人,至少是当代俄罗斯人对于德国的态度:如果是美国人拍,一定会设置为男主角想原谅敌人,而险恶的敌人趁机困兽犹斗反扑,然后被男主角干死。而本片结局的处理是,德军坦克车长主动伸出了手,当主角以为这是要让自己拉他一把的时候,对方用动作拒绝了拉拽,他只是重重地握了一下主角的手,然后选择和自己的座驾一同坠入河水。

    目前为止,所有反法西斯国家战胜国拍摄的电影里,没有过这样的设计。这是俄罗斯人专属的自信:我赢了,所以我并不憎恨我的侵略者,而且我用胜利得到了尊重,我也尊重我的对手。这是俄罗斯人专属的态度,就像他们阅兵式上歪着头睥睨一切的阅兵姿势一样,骄傲,自信。

    全片每一位苏联角色,都没有对着敌人咆哮、控诉。片中角色最普遍的表情就是:直直地站着、凝视敌人、不卑不亢。

    我不想过多评价现代国产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我只知道,我们明明是战胜国,而且和平了这么多年,我们却从未自信起来过,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仿佛在说服自己相信我们确实赢了。唯一充满自信的时间只有黑白电影时期,《地道战》虽然是一部教学片,却比现在任何国产战争片拍得都好。

    何为自信

    高晓松曾和当代俄国年轻人聊过天,问及俄罗斯人对二战以及德国人的态度,该人答道:“我们不讨厌德国人,他们很强,但我们和他们比划过,我们赢了,所以我们不讨厌他们。”被问到怎么看待美国人,该人答:“我们还没跟他们比划过,想比划比划。”

    自信是非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我可以很肯定,国人总的精神面貌依旧在自卑和自负之间摇摆,就像100多年以前。自信并不是人人天生就有的品质,无法单纯靠语言描述就能让人理解,自信最大的特征就是面对一切压迫感时内心的平静,以及自信不需要依靠任何物质实体做支撑。国人的自信心暴涨是因为现在国家有钱了,军队宣传加强了,国家领导层有了新的风貌,总之,这种内心的爆棚感总要有个支撑,这叫忘乎所以,不是自信。

    本片的主角们从来不会大声咆哮或控诉来表达观点,他们总是昂首挺胸地凝视着敌人,这就是他们的立场;拍摄者也不需要安排贬低敌军的情节或图像来彰显自己的伟大和正当,德军都是英姿飒爽的,装备都是最先进的,即使是集中营也几乎没有安排篇幅展示残酷。自信是支撑整部电影的精神核心,是俄罗斯人的表情。我喜欢这种斯拉夫专有的精神面貌,很棒。

    ==================2019 07 31=================

    更新了“还原真实”、“花絮-关于道具豹”两节内容,“还原真实”解释为何本片不是抗德神剧。本来不想写这一章的,但是奈何现在这片子就因为t34一挑多而被封为神剧,心里十分不满,故做补充。

    ==================2020 12 06=================

    鉴于某些文章下面的评论,我想说明几句。

    我希望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人,能够分清“放开仇恨、放开不健康情绪”和“铭记历史”的区别。

    要释怀的是对其他民族、国家的仇恨。为的是不要让自己走上自卑的消极主义或者自负的民粹道路。因为那样只能让自己逐渐变成我们曾经仇恨的那些国家、民族——认为自己种种不如外族,应当放弃自己的传统;或认为自己的种种优越于他国,有资格干涉、侵略他国。

    而历史的耻辱事实永远不可遗忘,必须正视、铭记。为的是提醒自己,在其他国家还没跳出丛林法则的思维以前,中国永远有被再次欺辱的可能,这些历史的伤痕让我们认清外国的真实面目,也认清自己的环境、身份和使命。所以希望本文不会成为某些人回避国家历史伤痕的借口。

    我们不要成为那些野蛮的民族,也不要被变成奴隶。我认为我这些观点和本文的中心是不冲突的。真正健康的自信是很难达到的,但作为一个人来说,这是一生的必修课。

    ==================2021 03 14=================

    根据豆友指正,是耶格尔是少校衔,不是少将。(虽然我搜到的是少将orz)

     4 ) 不喜欢看坦克激情互撸的观众不要勉强自己

    一句话 “请不要讨论剧情,当成看车展就可以了。”

    俄罗斯人太喜欢坦克了,拍了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多的以坦克为主题的电影,我都已经记不住自己看过多少部了。

    坦克之神开着金色的T34.jpg

    这类电影完全可以划分为一种单独的类型片——坦克片。不客气地说,俄罗斯人的坦克片和小鲜肉粉丝向电影最大的区别是:小鲜肉们的电影至少还有配角,俄罗斯人的坦克电影的主角只有坦克,而且是镜头全程跟着坦克猛拍。在一台T34-85面前,莫名其妙的配乐、莫名其妙的剧情、莫名其妙的苏军步兵和莫名其妙的床戏全都不重要了。

    别讨论什么艺术造诣、美学修为、人文关怀,这电影给大家看的就是坦克哐哐互射、铛铛跳蛋、轰轰爆炸。这是瞄着受众射过去的一发穿甲弹,喜欢的人会爱的要死,不喜欢的人会觉得无聊的要命。所以如果您不喜欢坦克大战,那就干脆别看这部电影,相信我你看到的只会是槽点,感受到的只有煎熬。

    另外,由于俄罗斯受限于本土较小的市场和较弱的出口能力,所以电影成本都被控制的很低。不可能靠全CG制作或是像有钱的《狂怒》一样直接把那台世界上唯一能动弹的真·虎式开出来。所以俄罗斯人很擅长花小钱拍大坦克,以前办法是做个德军坦克的铁壳子套在T34上。从《28勇士》开始,俄罗斯人琢磨出了一个新绝活:没有真坦克,就拿做工考究的1/35 比例模型+沙盘布景+机械臂摄像,用类似特摄的方法拍摄坦克镜头,再用CG技术和真人部分结合到一起。只用了500万美元的总成本拍出了不输真坦克实拍的效果,这些老毛子真的是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

    至于为什么我只给四星.........开头三十分钟里的德军坦克模型有点太不走心了,德军装甲连除BOSS外那几个坦克到底是1号2号3号4号还是38t我实在是认不出来,忍痛给四星。

     5 ) 猎杀T34

    看俄罗斯电影少,这部还挺好看的。开始的节奏比较慢(也可能是因为进去看了几秒发现没有3D眼镜又跑出去买错过了一些情节),但是第一场在莫斯科郊外的坦克战非常精彩。苏军只有一辆坦克和少许步兵,要阻挡德军坦克连。德国军官湛蓝的眼睛,冰冷无情;还有类似教室的黑板上写着“我的祖国 我的家乡”字样,却被德军坦克破墙而入,一路碾压课桌椅,瞄准苏军,非常直白地表示祖国和家乡被侵略。

    转场集中营的戏份,人们从列车下车(?)的场面拍摄很神奇,有种从山崖之类的高处向下坠的错觉。不过他们确实从正常人变成了集中营中被监视监管的难民。细节处也有很多苏联风格,比如埋葬完战友在坟堆放置一块手刻五角星的石头,展现了当初苏联红军坚定的信仰;还有修好坦克炫技的一段,坦克芭蕾。

    整部电影情节还算舒缓有致。除了帅气男主角尼古拉,德军指挥官耶格尔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的出场意气风发,下场汹涌壮烈。他完全没有对战争中的伤亡展现任何恻隐之心,只是机械执行战争命令。但在集中营的一场戏份中,他的上级问他是否恨俄国人,他回答他没有立场,只是效忠德意志第三帝国。让人不禁想在他冰冷的战争机器外表下,他真实的想法会是什么样。他接受了训练坦克新兵的任务,剑走偏锋,从集中营中选出了曾把他的部队打败的尼古拉,让尼古拉自己挑人驾驶一辆缴获的坦克T34,在没有弹药的情况下与德国坦克新兵对抗。没想到这个决定让他们有了可趁之机,他们逃了出去。在追击围堵尼古拉却在坦克里被撞击到桥面外的最后,他向尼古拉伸手,起初以为是求救,接着看到他不肯松手,再次猜测他是想拉尼古拉同归于尽。但是都错了,他只是紧紧一握,这只是两个军人间的握手。他是向另一方优秀的坦克军人致敬,输的心服,然后和德军豹式坦克一起从桥上坠落水中,让这个人物增添一抹悲情色彩。

    还有两个小情节:坦克驾驶员被催促时的幽默:我又不是在滑雪橇;还有女主逃出集中营在类似公交车站等来坦克,很浪漫。

    一个不错的开始,对俄罗斯电影更感兴趣了。

     6 ) 速度激情传奇坦克——《猎杀T34》

    今天聊聊俄罗斯电影《猎杀T34》。

    片名T-34 (2019),别名T-34坦克 / T-34:玩命坦克(台)。

    《猎杀T34》是一部俄罗斯出品的战争题材电影,影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打败纳粹德国的T-34坦克的传奇故事。

    苏联产的T-34坦克是一种中型坦克,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都很突出,广泛用于抵抗德军入侵,其倾斜装甲对后世坦克设计有着深远影响。

    原帖被删,只能贴一下原文地址://mp.weixin.qq.com/s/BALEwH_Fgn2dNBrhh7IchQ

     7 ) 给我一辆车,天下任我行

    战斗场面相当不错,剧情上虽然主角光环太过,但对比我们从小看到大的同为红色政权打轴心国军队的电影来说,至少敌人没有那么弱智。

    41年纳粹入侵莫斯科,苏军居然出现了有一辆坦克,但是没有人会开的情况,那何不索性这辆也借出去就完了。但天无绝人之路,世上总是有被打下凡间历劫的天蓬元帅。谁能想到一个被派来送饭的,居然是个坦克学校优等生。然后他就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坦克小队。战斗也足够惊艳,一个对六个,再多干掉一个就能替巴西报仇了。

    44年,当Jäger在集中营再次看见自己老对手的时候,被告知这个人一心求死,就快被解决了。这么一心求死,居然活了3年。或许就是要等一个机会,告诉你,我失去的一定亲手拿回来。

    好,Jäger说,那就给你机会。情报说苏军就快攻到德国防线了,所以要让自己的坦克兵学员了解苏军的坦克能力。自此之后一系列的设定都让人不解。首先,这次不是入侵莫斯科了,而是人家打到柏林来了。为什么训练模式,还是苏军藏起来,让德军找。其次,缴获来的苏军坦克让战俘自己挑人,自己维修。你都从前线大老远的运过来了,居然没有人进去看一下,你至少也应该确认里面的人是不是都死了吧。明晃晃的炮弹就压在身下,你但凡看一眼,后面的事都没了。而让战俘自己维修就更扯淡了,维修就需要工具,而维修坦克更是各种大家伙,连电焊都给提供了,你就不怕他们搞出点什么事来。而且维修全程没人监控,人家都能在里面做沙盘。也就在大门口给了几个看门的,还随便来个地位低下的翻译就开门让进。而这个翻译是如何弄到钥匙模子的,完全没有表现,她将模子给了Ivushkin,然后就有了进屋的钥匙。我就说你给人家工具是失策吧,这都能铸塑了。

    坦克里抬出来的尸体,Ivushkin就一句好好安葬,就名正言顺的埋在了他们想埋的地方。这里不是训练场么,这的确是我看过的关于纳粹的电影里最展现和蔼的一部了。

    T-34开出训练场太顺利了,三辆黑豹既然都是学员在开,怎么都是能力有限。因此即便没有弹药,他们只要能隐蔽的按照路线走,也能轻易的逃出来。德国这么严谨的国家,坦克训练基地指挥台毫无避弹措施,四周也没有坚固到能抵挡坦克撞击的围墙。然后你们就把一个性能优越的坦克交到了一个不怕死的俘虏手里。

    但不管怎样,仅仅是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就能让人看的血脉喷张。处于低地用石头反弹、侦查地形后弹出个步兵偷掉一辆坦克、四岔路口看时机撞墙而过、脸对脸遇到敌人比赛手速。且不说科不科学,严不严谨,至少比莫名其妙突然小宇宙爆发有逻辑。

    当最后又剩下两人一对一的时候,居然出现了西部片的情节。场景一下跳西安,不是,到桥上。然后去偷袭而重伤的队员就回到了坦克上。也就是说Jäger眼睁睁看着他们下去救人,没有背后下手。而一切结束之后,两人的握手,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最后,所有四个战俘,一个翻译全都平安回国,他们一路从集中营打回来,打毁了五辆敌军坦克,还轰了一屋德军军官。这战力用兵不血刃都不足以形容,因为本来就没派兵,这几个原本就是战俘。这不但没赔,还赚了四个兵回来。

     8 ) 一部被误认为抗战神剧的影片

    本片的战斗场面做的极为真实,但慢动作镜头过多,导致影片的节奏略微缓慢。同时,与称不上女主角安雅的故事,虽然看似很温馨,但也有些多余。同时,影片认为自己的拍摄用意是去纪念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将士,然而影片却没有把惨烈和悲壮表现的足够到位。

    本片在国际社会得到的认同感其实很差,一方面是很多人认为t-34坦克独自击败了那么多的敌人,不过是一部抗战神剧。另一方面,本片塑造了一个看起来不那么讨厌的德军形象,与传统的好莱坞大片的理念完全相悖,后者一般会极力避免观众对反派产生同情与尊敬。

    正是因为这两点,导致了影片的评分很差。

    那么,t-34坦克是抗战神剧吗?

    我认为并不是,1941年耶格率领的是三号坦克,主角的t-34可以轻易地击穿对手,然而对于三号坦克而言,t-34就是无法正面击毁的存在了。t-34的装甲本身还带有倾斜角度,也就意味着角度若是把握不好的话,就非常容易跳弹,主角也因此躲过了好几劫。

    同时,t-34观察窗视野范围小,难以发现敌人的缺点,也很好的暴露出来了。

    再说1944年的故事,让主角去训练德军其实并不是剧情需要,并没有天马行空。当时的德军参加闪电战的精锐部队已经消耗殆尽,剩下的一些坦克兵都是经验严重不足的新兵。

    在夜战的一段中,耶格尔座车的炮手的第一炮的射击方向看,在t34-85躲开以前他瞄准的是t34的脸部或者侧面装甲,但是如果是一名经验老到的炮手,会指向驾驶员仓口射击,这就是经验的差距。后面几次炮手都失手了,以至于耶格尔气的给炮手的后脑勺来了一巴掌。相反,主角车组射击敌方的位置都是这样的:靠地面跳弹射击底盘、侧面、豹式特有的炮塔窝弹区等这些关键性弱点。

    在决战中,主角选择在巷子里穿梭,打游击,并没有选择以一敌多,这也是符合逻辑的。因此本片绝对算不上抗战神剧,只可惜对于不了解军事的观众来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

    在影片中,德军四次表现出了风度,一次是耶格与主角演习的前一晚,即使当时认为主角必死,还是与他认真地讨论战术。第二次是副官见到安雅被耶格睡了,虽然震惊但仍然保持安静。第三次是耶格往地下丢了手套,选择以中世纪的古老方式进行决斗。第四次则是战败后,没有选择让伊凡救自己,而与自己的坦克一起沉入水底。

    影片通过对德军的形象塑造,从侧面反映了俄国对于侵略者的态度。事实上他们并不恨德国人,而是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你来了,你侵略了, 但我赢了。正因为赢的是俄国,所以他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而不需要在影片中刻意塑造一个略显古怪的敌军形象。

    当然,最后主角们能够有一个温馨的结局,也很好啊。

    我是一名b站up主,专门做影视解说,写影片也是想来豆瓣,让大家看看我的观点是否合理。

    这段影评是我的视频文案。

    如果对我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哔哩哔哩搜 吉法师。

     短评

    三段叙事,长坂坡独车全歼坦克连,监狱风云,千里走单骑突出重围,节奏紧凑,还不忘加一段黑夜下的浪漫。#20190213

    7分钟前
    • huyouyou
    • 力荐

    最精彩的是坦克对轰,装弹中弹加了不少特效,但过多的慢动作细节特效也让整个场面失了真实感,再配上非那个时代特征的激情音乐,这是打二战又不是打游戏。还有弄个画外音是几个意思,很出戏的。二战大背景下的小框架故事,毛子的抗德神剧,可以一看,但对普通观众而言,观感一般

    12分钟前
    • 还行

    最虐不过弯恋直

    13分钟前
    • 迷失的时光
    • 力荐

    女主等公交车等来一辆坦克时的莞尔一笑太迷人

    15分钟前
    • 风与风的缝隙
    • 还行

    哪怕你知道这不可能发生,但它就是浪漫得恰到好处。

    18分钟前
    • Joshz
    • 推荐

    哦哦哦!还以为老毛子的电影只有乌拉来着,没想到这种纯爷们的电影也可以这么浪漫!!用坦克跳小天鹅;黑板上的“我的家长”“我的祖国”;逃出纳粹营地的环境镜头;开坦克去接爱人;在晨雾弥漫的森林相爱;最后的决斗;敌人间的惺惺相惜...超乎意料的二战片,有各种商业片的元素,又夹带艺术片的私货,真是好

    22分钟前
    • 零崎离识
    • 力荐

    不论老毛子的技术如何进步,在战争片意识形态上的表达依然贫瘠呀。不管大家如何夸奖影片在坦克战上的拍摄手法,骨子里面依然是一部迂腐的抗德神片,集体智障化的纳粹以及被战神化的男主角,纳粹的坦克一炮就挂,苏联的坦克N炮依然运转正常,本片可能连《狂怒》十分之一的真实感也没有吧,而且除了第一场戏,之后没有任何一秒钟传达出故事的紧张感,真的是没劲!

    26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4星全给道具,战斗细节禁不起推敲,看看就得了,现在坦克战电影,从《狂怒》到《T-34》,全都拍成了高达打架。

    29分钟前
    • Matrix
    • 推荐

    同样是抗战神剧,可是人家配乐可以用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啊

    34分钟前
    • 信封在等邮票
    • 推荐

    逃跑七次都没被枪毙,上帝眷顾的男人

    35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还行

    典型的主旋律神棍片,主角团开T-34全歼德意志的豹式坦克纵队(两次),虽然过分夸大、有违史实,但坦克战及视效确是看得热血沸腾,不禁大呼一声“乌拉”!

    37分钟前
    • Ishi.WB
    • 还行

    首先这不是纪录片。其次拿这些跟抗日神剧相提并论说是抗德神剧的,算了,想侮辱自己的智商就侮辱吧,拦不住。几场坦克大战都很精彩,什么叫戏剧性创造,这个片就做得很好。拧巴军迷别看。

    42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让我想起了兵临城下,这次是坦克对轰,整体相当顺畅,我们的主旋律多学习学习吧

    46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2019年年初在明斯克看了原版,2020年年末在北京看了中文版,很棒,有t34与III互轰,与黑豹互轰,有村落偷袭,有城镇乱斗,有桥头决斗,虽然后者是cg,只有村子里是实景。德国演员文森特还是俄国女婿

    49分钟前
    • Keke
    • 力荐

    好看,热血,一支由拖拉机手、画家、猎人、手风琴手和领导组成的坦克小队。

    50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自以为的浪漫幽默,我却觉得讽刺可笑。这一解放者的姿态潜在内在危机,危机在战争结束后半世纪内以同样的方式(坦克推进)持续爆发。在危难的条件下,红色战士捧起圣像,缩小了政治理念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知何故,我已经厌倦了主角。

    55分钟前
    • 醒来的风车
    • 还行

    三星半。“你想要有奇迹,就会有奇迹。”

    58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兄弟,你跑了七次跑不掉,没事,哥借辆坦克给你跑;跑得累了不要紧,边境线上有个湖,你可以洗个澡!洗好澡还可以打个野炮。。。真乃老毛子的抗德神剧也~

    59分钟前
    • 男高音书法家
    • 还行

    这是《T34 鬼战车 Жаворонок (1965)》的翻拍!

    1小时前
    • 老羊
    • 推荐

    翻拍自65年的《T34 鬼战车》,演义性质的战争片,T-34/85单挑德国鬼子大队人马,坦克兵多年后重聚,类似于咱们《林海雪原》《烈火金刚》能当评书听的那种,所以就不能以传统战争片的标准要求了,都没有血腥镜头。但观感很不错,CG弹道效果赞,就是一个爽片。作为伪军迷,对开挂战况不了解,但几处武器和道具设定还是很靠谱的。大反派像小雀斑啊

    1小时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