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我心狂野1990

    我心狂野1990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美国1990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劳拉·邓恩,威廉·达福,J·E·弗里曼,Crispin Glover,戴安·拉德,卡尔文·洛克哈特,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哈利·戴恩·斯坦通,格蕾丝·扎布里斯基,雪琳·芬,马尔温·卡普兰,威廉姆·摩根·谢泼德,大卫·帕特里克·凯利,弗雷迪·琼斯 

    导演:大卫·林奇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爱你,西蒙

    • HD中字

      变身小姐

    • HD

      私人课程2020

    • 365天今时之欲

    • HD

      最幸福的季节

    • 更新HD

      幽灵女孩

    • 更新HD

      双世青蛇

    • 更新HD

      午夜0时的吻

     剧照

    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2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3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4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5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6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6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7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8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19我心狂野199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因杀人而入狱的塞勒(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终于熬过几年铁窗生涯获释了,心上人罗拉(劳拉•邓恩 Laura Dern 饰)迎接了他的出狱。有情人又得以团聚,但罗拉的母亲玛丽一直都不喜欢塞勒,一直在阻挠女儿和塞勒来往。两人只好相约私奔,来到了南方。  玛丽找来了侦探男友约翰尼追踪他们,企图将罗拉带回去。两人在私奔过程中,都向对方袒露了自己生活中曾经有过的阴暗岁月,那些岁月里都混杂着血腥、暴力和性,但他们都充分体谅了对方。塞勒此时正为一个毒品贩子桑托干活,桑托怕约翰尼因跟踪塞勒而发现他们的交易场所,因此将约翰尼干掉了。另一个毒贩鲍比为了除掉塞勒,设了一个圈套正等待着塞勒上钩。

     长篇影评

     1 ) 原来cage是这样出名的

    一直没搞清楚NICOLAS CAGE为啥挺红的
    原来他的成名作是这部WILD AT HEART
    (我认为,虽然leaving las vegas得了奖)
    小混混演得很传神
    跟他以后的戏路完全不对嘛
    不过回想起来
    CAGE的眼神一直没有脱离过这部电影的影响

    没想到一部电影可以包含这么多复杂的内容
    还好最后两人圆满大结局
    虽然充满了暴力血腥
    但是还好有LOVE
    喜欢其中的音乐和视觉处理
    有点诡异
    却也真实
    谁的内心不是狂野的
    平时都不面对而已

    非商业电影里的佳作

     2 ) 有时,我心比林奇狂野

    有时,我心比林奇狂野

    柏邦妮

    喜欢林奇是一个私人原因。因为他和我同一天生日。我们同样处在魔羯和水瓶的交界,处在神秘幻想的边缘。星象书上这样为我们定义:能量强大,极有魅力,一定要给心灵留空幻想空间,在短暂的时间内能惊人的专注,即便散发着巨大的能量仍旧拥有平实的外形,迷思,狂狷,时有爆发力。

    听起来,这很像在描述林奇的电影。

    顺便说一句,同一天出生的还有费里尼,爱伦坡。我把他们三个当作我的兄弟。

    林奇的名字据说含义是私刑处死。而在西方,人们也专门为他创作了一个词:林奇主义。林奇影响了一大批了不起的电影作者,但是同时,他不在那些庸俗的诸如“影响了世界的一百部电影”“最有实力的一百个导演”“人生不得不看的电影”的行列。他的电影,就像一个个甜蜜而肮脏的小秘密,看过的人容易沉溺。看得懂的人们带着秘而不宣的微笑,组成了黑暗联盟。

    我时常幻想林奇的观众:应该是十几二十岁的孩子,指甲咬得锯齿般参差不齐,戴着厚厚的眼睛和牙套,在无聊的街头音像店之间晃来晃去。他们已经看腻了所有好莱坞的套路,他们不受待见但是智力超群。他们在神秘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份礼物:一个叫做林奇的家伙。

    他的电影极端黑暗,极端光明,幽默,恐怖,华丽阴郁。血腥,暴力,色情,动荡分裂。色彩浓烈。诡秘,悬疑,复古,舞蹈宛如死亡颤栗。他们感到兴奋,一份智力测试题就在眼前,电影开始的第一秒钟你就明白,此后的每一秒都不能懈怠。被林奇愚弄,或者战胜林奇?那些精神或者身体有病的人,那些坏人,梦,公路,幕后的黑手和女歌手,舞台,性爱,死亡,幻象??那些噪音,那些变形的摇滚,那些梦幻般的女声,呓语和咒语??林奇的电影,就像《穆赫兰道》中的那只蓝盒子,一旦打开,就不能关闭,虽然你知道,无法预期的真实的恐怖就要来临。有人说,希区柯克的恐怖就像白日做梦,包装精美,故事流畅,受过惊吓之后只要认真拆解,总能找到他玩把戏的程序。而大卫林奇的恐怖就像午夜噩梦,完全没有规律,无迹可寻。即便你已经谙熟了所有元素,但是林奇仍旧能在暗夜里袭击你,并且从此成为你无法摆脱的梦境。

    据说林奇的电影是著名的“必须看三遍才能大概了解”的电影。当然,大多数的观众在最初的十五分钟就会断然离开。据说〈〈我心狂野〉〉的试映现场三百五十位观众离席了三百人。

    林奇如此著名,和如此的不著名,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应该说,即便在邪典电影导演中,也是非常罕见的。今年他被授予金狮终身成就奖,我一方面觉得吃惊,这个奖励不该给林奇:他还不够老,远远谈不上终生。一个终生成就,就像一块来得太早的墓碑。一面又觉得没有什么悬念:这几年,邪典盛行。彼得 杰克逊即将成为好莱坞的帝王,大卫 柯南伯格凭借《暴力史》声名雀起,《罪恶城市》将黑色电影推向伟大??世界电影主流市场对这些具备实验性质的邪典电影越来越接纳。事实上,这些电影就像大卫 林奇本人一样,其实并没有太多超过世俗道德底线的地方,对眼界少许开阔的人来说,正常得不可救药。他只不过是一个品位优良,好奇心旺盛,有点不良小趣味和怪诞野心的好市民罢了。

    我个人最喜欢林奇的电影仍旧是《我心狂野》。第一次看《我心狂野》是非常尴尬的体验。我和我娘一起看的。没完没了的做爱,就像标点一般分隔段落,我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我在她发作之前按了暂停。之后当然趁无人在家的时候好好看了一遍。我喜欢里面穿着标志性蛇纹夹克的年轻的尼古拉斯 凯奇。那个面孔其实有点丑怪的男子,在电影里酷得要命,孔武有力。而他总是用一种带着悲剧宿命的眼神,像能看穿一个星球那样注视着女主角。他的肢体极其暴烈,但是面对心爱的女人,则表达出尊重,克制,和惊人的温柔。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真正的浪漫吧。在东方电影中很难目睹这样的一对:他们彼此真正的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享受,他们真实,他们分享彼此的内心深处。当凯奇唱着冰淇淋一样甜蜜的《温柔的爱我》时,当女主角说“操我!”的时候,我已经为林奇疯狂。他将那些星星点点钻石一般的美丽的东西镶嵌在泥沙,泡沫,粪便和垃圾之间。

    按说这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向〈绿野仙踪〉致敬的那条著名的黄砖路。尤其是这是一部公路片。但是我每逢想起这部电影,总是想起男女主角沿途中住宿的那些汽车旅馆,那些房间。幽闭,没有出路。这些房间让我联想到做爱。廉价的旅馆,在下午四点。横条纹的木头百叶窗,影子斑驳的投影在地上。阻挡了外界的声音,和光。电风扇在徐徐旋转,有点们,但是不热。只有一张并不算大的床,白床单。墙壁上有一些手印,地板上也有一些香烟烫坏的疤痕。浴缸坏了,发出水流声。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除了做爱,再无其他。我喜欢〈我心狂野〉大概就是因为热爱这种极度明亮绚烂的热情吧。

    我最欣赏大卫 林奇的就是他的玩票似的姿态。他写电视剧,〈双峰〉一度风靡,他画画,据说很不错,他玩音乐,做平面设计,他还是制作人,摄影师和工程师??他的电影,往往使我由衷向往的,就是那种不把电影当成灵魂姿态来雕塑,当然也不让电影沦为生计的那种玩乐心。他的电影不需要过度解读,魅力就在于那种恍惚。我相信真正的灵感,都是无法解读的。林奇的电影,呈现出真正癫狂的自由,和那种完全自我的趣味,实在让我羡慕不已。只有在看他的电影的时候,我心才能狂野,甚至,比林奇更狂野。

     3 )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我是流氓,我怕谁?【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99210772.html

    Wild at Heart (1990)

    继续看金棕榈奖获奖影片。本片获得1990年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一对情侣的一段旅程。男女主角是一对情侣。女主角母亲与情夫合谋害死了自己的老公。当母亲发现男主角在谋杀现场后,母亲怕男主角说出真相,就雇人去杀死他。男主角与杀手打斗一番后,在很多人面前杀死了杀手,随即被捕入狱。两年之后,男主角出狱了,女主角不顾母亲反对和男主角私奔。母亲就让很爱自己的男人去找他们。之后,母亲又让合谋害死自己丈夫的男人帮助她继续寻找男女主角。情夫决定帮助他,但要先杀死那个很爱他的男人。情夫联系了一个非常喜欢女人的老富翁,让他帮忙。老富翁又雇佣了几个人来完成任务。同时,男女主角白天开车前往加利福尼亚,晚上则在旅馆疯狂做爱,天天都是如此。母亲让情夫帮忙后,马上就后悔了,急忙赶去见爱她的男人。两人很快见面,但当天晚上爱她的男人就被老富翁雇佣的老女人极其其他两人杀死。此时,旅行途中的男女主角目睹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亲眼看到一个女人的死亡。随后两人来到一个小镇。男主角去见一个女巫似地人物,并向她询问自己的未来。女巫欺骗了他,告诉他没有人想杀他。于是,男女主角在镇上住了下来,此时女主角告诉男主角她怀孕了。在旅馆中,男女主角结识了一个坏小子。这个坏小子是老富翁雇佣的另一个杀手,女巫则是他的老婆。在男主角修车时,坏小子引诱了女主角,随后又让男主角参与一宗抢劫。男主角为了钱,参与了抢劫。可抢劫中,男主角发现自己上了坏小子的当,要被他杀死。幸好警察发现了劫案,引发了一场战斗。聪明男主角的躲了起来,没有受伤,而坏小子则被自己的抢轰掉了脑袋。男主角被捕入狱。将近六年后,男主角再一次出狱,女主角带着已经六岁的儿子来见他。男主角觉得这样不妥,离开了他们。可是一群流氓围攻了他,在昏迷中男主角接受了好女巫的指点,明白了一切。最后,男主角找到女主角,在夕阳下为她唱起了情歌。

    这是一部我不能理解,也不能忍受的电影。它就像同时代的《双峰》一样,诡异、拖沓、情节支离破碎。不过,它不像是《双峰》给我的感觉“ 越看越崩溃 ”,而是越看越瞌睡。电影节奏缓慢、剧情沉闷到让我根本看不下去!只要睁开眼睛看,一会眼睛就自己闭上了。真服了David Lynch的导演能力,竟然可以让一部电影有如此的催眠作用!

    虽然电影不理解,但我也要试着理解一下。电影表现的内容很多,有童年阴影、亲眼目睹的死亡、女人内心的淫欲、疯狂的控制欲、物欲的追求等等。影片通过公路片的形式将这些零零散散的内容串联起来,使得电影看起来好似有多么深刻。其实,电影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就像影片的名字一样:我心狂野,它将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有着悲惨童年且行为极度暴力的男人呈现出来,将他内心狂野所带来的外在表现一五一十的反映在画面中。换句话说,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流氓带着自己马子去旅行的故事,整个故事在向观众们宣告:我是流氓,我怕谁?

    影片重点表现的是男主角的流氓行径,比如随意杀人、随受伤人,不加思考的去抢劫等等,促使这一切原因是他内心狂野。男主角之所以内心狂野,除了刚才所说的一些因素外,他对女主角的爱则是主要原因。因为爱,男主角为她杀人;因为爱,男主角为他伤人;因为爱,男主角为了她抢劫。可见,内心狂野是他性格使然,但让他成为流氓,是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在推波助澜。因此本片的主题跃然而出,即电影表现了爱情对人的影响、爱情的强大能力。换句话说,本片表现的的还是俗套的“爱情”主题,告诉世人们真爱可以改变一切,就像电影片尾表现的一样——爱情可以让狂野的内心平静。

    除了电影重点表现的“内心狂野”外,它还涉及了许多其他内容。如女主角的童年阴影、车祸后的死亡、坏小子对女主角的引诱,母亲两个情人的互相算计,神秘的老富翁,以及一些与《绿野仙踪》相关的情节。但是这些内容是与电影主题无关的,这也是David Lynch让人不能理解之处,同样也是我不能理解的。片中最突兀的情节是女巫母亲、黑人、和她的帮手三人张牙舞爪杀死那个男人的场景,这段情节与电影中的任何情节都没有直接关联,而且它们狰狞的样子也是与电影不协调的。总之,David Lynch电影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人、事物或者情节,让人越看越糊涂。不过,从本片是公路片的角度去理解,片中大部分剧情还是可以解释的,即展现男女主角在旅行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外在事物对内心的影响,揭示出一些人性的本质。关于这些,就不需要细说了,每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最后来说电影的拍摄,这方面是影片让人瞌睡的罪魁祸首。电影的画面诡异,运镜缓慢,节奏拖沓,对白繁多,且无意义的对话占很大一部分,以及无关情节渲染气氛的场景占据很长时间,等等。这一切都让电影无法看下去!谁愿意看一部对话大部分都是无意义的电影?谁愿意看一部角色对着房间发呆的电影?谁愿意看一部都画面是大段大段空旷外景的电影?总之,电影诡异的风格是有了,但它却没有了吸引人之处,很难让人集中精力看完它。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了David Lynch的另一部大闷片《沙丘》。可见David Lynch拍摄闷片不是偶然为之,是经常这么拍的。

    电影唯一的亮点是画面和音乐。片中有很多全景的美丽画面,比如夕阳、群山、小镇的荒凉以及片尾最后浪漫至极的情歌独唱。此外,片中选用的音乐也是九十年代初盛行的重金属摇滚乐,配合男主角的蛇皮外套和大量激情性爱场景,使得电影充满叛逆精神,真的有一种“流氓”特质。

    本片演员表演中规中矩。男主角Nicolas Cage与女主角Laura Dern的表现很平庸,全片基本上都是一种“无所谓”的神情,看不到有什么情绪变化。尤其是Nicolas Cage,基本上是用他那张帅气的脸在装酷。其他演员也都是尽职演出而已,没有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过,片中有很多《双峰》中的熟面孔,Sherilyn Fenn、Sheryl Lee、Harry Dean Stanton,及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配角。看来David Lynch很喜欢用熟悉的演员。

    总结一下。本片是一部我不能理解的电影,但还不至于称之为是烂片,因为这是导演有意为之的。David Lynch可以拍其他类型的电影,还可以拍得还出彩,比如《象人》、《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因此,本片这样太过于个性化了的电影,是普通大众所不能认可的,也使得本片成为了一部不适合普通人观看的电影。说的简单点,本片虽然个性十足,但是非常“难看”。

    截图:

    Wild.at.Heart.1[00_34_09][20120316-214030-6] Wild.at.Heart.1[00_32_05][20120316-214001-3] Wild.at.Heart.1[00_27_01][20120316-213927-2] Wild.at.Heart.1[00_27_09][20120316-213853-1] Wild.at.Heart.1[00_08_26][20120316-213753-0]

    序列:0751

    Wild.at.Heart.1990.BluRay.720p.DTS.x264-CHD

    2012-03-16

     4 ) 一部备受忽视的金棕榈电影

    说起大卫·林奇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许多影迷自然会想到他那些风格强烈的代表作如《穆赫兰道》和《双峰》,或者是更早期的《橡皮头》和《蓝丝绒》。然而,很少人会提及《我心狂野》。这部电影的影响力远远逊色于《穆赫兰道》,甚至是《蓝丝绒》,这在戛纳历史上或大卫林奇的作品里都是相当罕见的。今年恰逢影片上映的30周年,让我们重温这部备受忽视的金棕榈电影。

    《我心狂野》在1990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首映,据说遭遇猛烈的嘘声与喝倒彩,那一届入选竞赛的作品强手如云:戈达尔的《新浪潮》、艾伦帕克的《来看天堂》、小栗康平的《死之棘》等等,而在颁奖礼前夕问鼎金棕榈呼声最高的是法国电影《大鼻子情圣》。根本没有人能料到美国导演能接连拿下金棕榈(1989年花落索德伯格的处女作《性·谎言·录像带》)。这部作品最后以黑马姿态登顶的最大功臣绝对要归功于当年评审团主席贝托鲁奇,他的独具慧眼和排除万难力荐,或许让当年甚至当下的观众和影评人深感困惑不满,却提前预示了电影史上一位伟大导演的诞生。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在《我心狂野》之后,大卫·林奇的每一部作品都顺利入围戛纳竞赛单元,独领风骚整个90年代!

    ▲突如其来的暴力开场

    影片以火柴头擦出火焰的特写拉开序幕,配乐是老搭档Angelo Badalamenti悠扬而振奋人心的弦乐,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划火柴画面在片中反复多次出现,在此已浓缩呈现了整部影片的主题,更提前暗示了极其关键的一处情节。演职人员表之后就是那个令人震惊的暴力场景,如此血腥的开头在影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个突如其来的暴力场面准确塑造出男主角的性格和心理状况,也由此奠定了这部作品怪异与残暴的美学风格。要知道的是,这种正面刻画暴力的展示此前只出现在制片厂电影里,独立制作电影里甚少见到。而林奇和稍后昆汀的《落水狗》则不自觉地打破了这种惯例,掀起90年代独立电影的暴力美学热潮。

    《我心狂野》有着公路电影的框架,讲述年轻叛逆的女主角不管母亲的反对,与假释期的男友驾车,展开一段从恐怖角(Cape Fear)到新奥尔良,再到得克萨斯的私奔旅程。两人一路上放浪形骸,却摆脱不了母亲派来的杀手追踪,以及遇上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人物。这个老掉牙的主题更像是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后现代版重新演绎,除了过火的暴力之外,还有露骨的色情刻画。男女主角两人在不同的汽车旅馆里发生关系的场景用五光十色的滤镜拍摄,呈现出高级而脱俗的情欲气息。然而,最大胆的创意是林奇引用经典童话《绿野仙踪》,植入到人物的对白和动作里:水晶球、女巫、女主角遭遇侵犯后双脚并拢的姿态,以及最后从天而降的仙女等。这种笨拙的致敬手法给影片带来意想不到的观感,混合着诙谐与阴险、纯真与邪恶的怪异氛围,一直弥漫着这个超速前进的公路片类型文本。

    ▲片中有不少致敬经典童话《绿野仙踪》之处

    林奇用突兀的剪辑方式,漫不经心的倒叙和回忆闪回画面,以及充满肥皂剧味道的戏剧转折,呈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各种疯狂怪诞的人物和关系接踵而至:极端对抗的母女关系、丑陋肮脏的买凶杀夫手段、残疾沦丧的杀手、车祸里垂死的女人,威胁女主角的变态男人……似乎只剩下男女主角两个正常人的角色,他们唯有依靠爱情的力量去抵御和反抗这个疯狂无理的世界。尽管他们在舞池里和高速公路上的舞姿充满了幼稚和狂妄,尽管男主角先后两次被激情和愚蠢冲昏头脑而琅珰入狱,尽管女主角只喜欢听男主角模仿猫王的老套情歌,但是在这些激情四射的情节里,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怪异扭曲的世界里最纯真美好的一面。

    大卫·林奇在《我心狂野》里并没有建构出一个封闭的世界,像《蓝丝绒》、《双峰》那样的小镇,公路片类型的文本延展出一个刻意拼贴而目眩神迷的世界。这种碎片化的世界观自然体现在影片的叙事和美学风格里,各种类型在这个生动的文本上交叠覆盖。除了最显眼的公路片和爱情类型,还有音乐类型的脉络,重金属摇滚、古典管弦乐、蓝调布鲁斯等不同风格的配乐制造出情绪起伏不定的氛围感。

    ▲黛安·拉德凭骇人的演绎获得奥斯卡提名

    演员的表演则或多或少充满了怪诞的喜剧色彩,这相信与林奇钟情的《绿野仙踪》有密切关系。在愈加失控的叙事节奏和情感表露里,这俨然已成为一部邪恶版的成人童话,不时露出其阴险的魔爪,惊现一副涂满红色唇膏的脸孔,女主角与母亲夸张的尖叫看来其本质是相同的。男主角尼古拉斯·凯奇的发型和凌空踢腿的骇人舞姿,威廉·达福实施抢劫却被离奇爆头的一幕,均给影片增添上意想不到的诙谐漫画感。

    这显然不是林奇导演生涯中最完美的作品,它没有《穆赫兰道》、《妖夜慌踪》的神秘晦涩,也没有《双峰》般峰回路转的情节,但其桀骜不驯的姿态却一早预示了林奇日后成熟美学风格的到来。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独具慧眼选择了这部为金棕榈大奖的原因也许在于,他在《我心狂野》中看到了自己早年作品里的挑衅和叛逆态度。这对于所有伟大的电影导演来说,无异于惺惺相惜的宝贵一刻,而对贝托鲁奇来说,更像是对新锐后辈的私心鼓励。

     5 ) 淫欲、金钱、恐惧——爱情的史诗级阐释

    爱情是一种信仰。

    在“上帝死了”以后,没有什么可以担当的起这个信仰崩溃时代的灵魂体验。精神的追求随着自我的贪欲和恐惧不断的摇摆,物质的诱惑和权力的压抑让自我变得无所适从。人们内心深处的暴力与温柔不断的交织,而只有爱情,才能引导人,走出自我的黑暗,打破权力的禁锢,找到一线光明。

    然而,爱情又是脆弱的。当心底的恐惧裹挟着淫欲迎面袭来时,当自我的贪欲不断物化时,爱情瞬间崩塌,权力伸出她温柔的双臂,紧紧地将你抱紧,让你窒息。

    “this whole world wild at heart and weird on top”这就是这部电影所描述的主题。

    现象不断的变化,人们在这些荒诞的戏剧中不断的迷失,就好像这部电影的观众。

    从总体的叙事结构来说,这部电影还是采取了经典的结构。主角是塞勒和卢拉,其他的角色都是这两个主角的延伸,他们并不是因为某种故事的需要,而是为了完善主角的特性而出现。如同唐璜的仆人是为了完善唐璜的极端感官性(或称淫欲),堂吉诃德的仆人是为了完善他的英勇和单纯。

    这个关键的人物,在电影中叫波比。他一出现,电影的气氛便由狰狞和恐怖变成怪诞。

    他勾引卢拉的那一段中,卢拉看到了她的内心,因淫欲裹挟着恐惧。恐惧如同淫欲的催化剂,让自我消失在恐惧的狰狞表情之下,淫欲变如泉水般喷涌上来。少年的阴影又加深了恐惧的体验,回忆回游到那个恐惧的源头,那里,是淫欲和恐惧同时征服了自我的地方。于是,恐惧便如催化剂使淫欲如火焰般高长,并在火焰烧过的地方,留下黑色的焦土和自我憎恨的泪水。

    他引诱塞勒朝着金钱的味道走去,在贪婪的诱惑下,“easy money”成为灵魂的方向,它指引着塞勒的灵魂朝着异化的快乐方向。爱情在这一刻被贪欲打败,自我在彷徨不知所措中落入黑暗的陷阱。塞勒心底里的暴力被唤醒,由他的怒吼爆发,如同火柴燃烧般迅速占领了他的自我。

    自我深处的暴力,在影片的一开始就通过血腥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塞勒疯狂的动作,满地的鲜血和他嘴边的一丝微笑,都在这里成为展示人性底层罪恶的图画。

    卢拉的母亲,是自我追求权力与控制的象征。自我因淫欲点起自我毁灭的火焰,如妓女换夫般的更换权力者,以期达到她控制一切的欲望。那些被她摒弃的权力者们,不是被她用火焰吞噬,就是被权力的恐怖自戕。而权力,不正是这样吗?一直和淫荡如影随行。连自身的恐怖,都如同欲望饥渴的吼叫。

    但是,这并不是本片根本的主题。这部无疑书写着爱情神话的电影,其最终表达的仍是如“真爱无敌”般的爱情崇高的神性。

    我们对爱情顶礼膜拜,歌声是爱情信仰的弥撒;鲜花是爱情上帝的圣餐杯;而性,则是圣餐中最甜蜜的葡萄酒。

    这一切,都在电影中不断的出现呈现,只是鲜花变成了80年代刺眼的红唇。

    而在诸多权力的阻碍和自我迷失之后,内心的狂野也在现象的迷宫中走失。当塞勒面对自己爱情的果实时,竟会觉得陌生,也没有任何办法重新拾起那段似乎燃尽的爱情。

    但当他重新回归真挚的自我的那一刻,他心中的仙女又一次点燃了他内心的狂野火花,重新找到了爱情美丽的信仰,并回到了永恒的幸福乐园。

    权力却因爱情的神性与永恒,撕下了美丽的魔鬼面具(仅仅6年便苍老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在爱情燃烧的火焰中化为绝望的尘埃。

    这部关于爱情神性的影片,无愧于林奇最伟大的称号。



    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们,对不起,这部电影是史诗级的。

     6 ) I'm wild at heart,but love me tender.

    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获奖影片,《我心狂野》也是一部评价两极分化的话题之作。 对于癫狂爱恋中的逃亡男女形象很容易联想到《天生杀人狂》、《邦妮和克莱德》。公路片外壳下,转场画面数次出现的火焰、洞窥现实的魔幻水晶球、一闪而过的飞杖女巫,童话搭配点缀与荒凉西部公路,林奇标志性的奇景怪咖,无不呈现古怪诡异的不和谐美感。私家侦探、情人杀手,纯真与险恶、孤独与背叛,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一望无际的洲际公路以及割裂的叙事风格造就了影片荒凉末世般的氛围感。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达福饰演的反派鲍比,形象诡异气质迷人,阴险的笑颜下潜藏残忍与疯狂,而这第一号危险人物正是给这对身陷险境、困顿迷茫的亡命鸳鸯的最终考验。 在与绿野仙踪的互文之下,化身猫王的凯奇最终“消灭”恶女巫形象的岳母大人,时隔数年恋人破镜重圆,终末一曲“Love Me Tender”彻底粉碎美国极端暴力笼罩下的罪恶阴暗面,宣告九十年代的新公路爱情神话。爱情战胜一切的梦幻结局在林奇电影中显得如此不真切,但那又如何?“I just met the Good Witch.”

     短评

    D+ / 是依然有那些林奇的元素,但是爱情故事尬到结尾实在是受不了了。所谓的美国社会讽刺也不过是青春年少眼里的浮光掠影。比类似的天生杀人狂优秀的点在于整体维系着统一的风格与表达诉求,但还是宁可重看前者十遍吧。劳拉邓恩依然一哭起来就成表情包。目前最不喜欢的金棕榈和林奇。

    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尼古拉斯·凯奇和劳拉·邓恩两个飘男荡女,像沙子般散乱,像风一样抓摸不定。才知道原来是大卫林奇,怪不得如此黑色奇迷。“这世界内心狂野,头脑发热。须在山穷水尽前潇洒走一回。”7.9

    1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大卫林奇一部比较少见的按常规叙事的电影,斩获戛纳金棕榈奖。依然是林奇代表性的风格:各种黑色元素、性、暴力、精神错乱充斥其间。尽管过程给人恍惚和荒诞的感觉,结尾突如其来的童话仙子和美好的大结局却让人怀疑这是否是林奇的作品。很多线索未展开,但凯奇和劳拉邓恩的演技很出色。(8.0/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又看了一遍,尼玛有条评论笑死我了:“我记得大学的时候看过一个烂片是尼古拉斯凯奇演的。他最后会唱love me tender。结果直到我刚刚看完,又唱这个歌。我才知道自己是又看了一遍。”

    16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不要惧怕有颗狂野的心,因为我也期待与你在金色的麦田中热舞。爱会让我们回归,Just love me tender

    21分钟前
    • 光子
    • 力荐

    林奇一贯的迷幻,却没有一贯地难懂。异常纯情,令人吃惊。还有各种向绿野仙踪致敬。他拍了几十年电影,是不是就认识了那么几个演员。。。双峰各种客串。。。

    2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2.5 无论肥皂剧、公路片或者黑色电影亦或任何形式,都不能靠近作者真正心中所想,那所谓作者恐怕不是甚至不能算是一个借口,不被人拒绝的最好方法就是先拒绝别人,但Love Me Tender的温柔又间接暴露了林奇老师希望说心里话的内心,真是别扭的萌.....

    29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还行

    大卫林奇无聊。两个女人太丑。威廉达福的扮相还能更恶心一点么。擦

    32分钟前
    • Mr.D
    • 很差

    这次大卫林奇没有如此诡异了,凯奇和女主的身板一分,达福叔叔强大气场一分虽然最后自己爆自己的头了,德州小镇绝望的气氛和新奥尔良the house of rising sun一分,音乐一分。其它做的是一般。我出生年的坎城金棕榈呐。

    33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风格极强,结尾俗艳得几乎艺术

    3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那私家侦探有多聪明?他能在华盛顿找到一个诚实的人。”……其实这是一部“反新黑”。过往的好莱坞新黑叙事总以私侦为尊,故事几乎完全由其行动和视角展开,角色塑造也几乎由他包办。至于其探侦目标,诸如豪门千金失踪之谜,从来只作为旁支或结论给出,简单追溯原委了之。林奇颠覆了这套模型。片中私侦,一式两份,却沦为配角甚至龙套,故事主线布设在我心狂野的浪子富女这边,且持抑旧扬新的立场,其间穿插了林式风格的各种奇景怪咖迷幻梦境……可即便如此反讲,新黑框架仍在,这故事的头绪脉络还是过于规矩清晰,以致很多观众感觉混搭得不够协调过瘾。林奇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之后不再以传统架构作为故事载体,而是改为朦胧混沌之筐装扑朔迷离之料,最终达到了调性意境的统一。妖夜慌踪,穆赫兰道。

    37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过于玩票,让这部片子看起来不伦不类。

    40分钟前
    • 邹小樱
    • 较差

    美学上噱头压倒了剧作吧。这个片子似乎很适合用作者论来辩护,一位作者最差的电影也要比一个平庸导演最好的作品,来得“有趣”。。。1990年戛纳主席是贝托鲁奇。

    44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大卫·林奇执导的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异色之作。这是一部暴露美国阴暗面的公路电影,内容充满色情、暴力、血腥各精神错乱的幻想,映象处理天马行空,极尽狂野之感。本片着重的是一个狂乱的心灵如何因爱情的浸润而被“驯服”,结尾尼古拉斯·凯奇演唱猫王的金曲也很是深情。

    49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儿童片,讲爱情讲邪恶力量都跟圣斗士星矢差不多。狂野啥?除了爱得太童话,其他啥子都看不出来。另外女主角长得太讨厌,看《蓝丝绒》的时候就觉得她惨不忍睹,怎么David Lynch那么爱用她,真欠揍的一张脸。

    54分钟前
    • 思阳
    • 较差

    这是林奇最好的爱情片 是我最喜欢的凯奇

    59分钟前
    • 远の音
    • 力荐

    那些坏人,梦,公路,幕后的黑手和女歌手,舞台,性爱,死亡,幻象那些噪音,那些变形的摇滚,那些梦幻般的女声,呓语和咒语已经谙熟了所有元素,lynch你也疲软了吧~~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威廉·达福在挑逗戏里不断通过言语唤询劳拉·邓恩的性意识和受虐幻想(她和凯奇做爱时那种满足溢出身体的模样可见),并强迫她用言语表达(说"fuck me")。在她说出口的那刻,即幻想即将被唤出的那刻,达福突然转向说“下次”,将幻想强行掐断并塞回去,创造了一个如何给人毁灭性打击的方案。

    1小时前
    • Derridager
    • 还行

    爱、欲、谎言、阴谋、罪恶、死亡、控制与反抗,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被卷入混沌的漩涡;浓烈的色彩、乖张的表演和狂暴的风格化其实是面哈哈镜,倒映的就是这个世界,不过呈现出更加异样的形态。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大师都是心中有爱的,但这是我私人的五星,绝对不推荐给所有人。

    1小时前
    • 水木丁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