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阴阳相成

    阴阳相成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美国2012

    主演:基努·里维斯,大卫·芬奇,马丁·斯科塞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索德伯格,丹尼·博伊尔,克里斯托弗·诺兰,拉娜·沃卓斯基,拉斯·冯·提尔,大卫·林奇,乔治·卢卡斯,罗伯特·罗德里格兹,迈克尔·查普曼,杰西·布拉德福特,瑞德·穆拉诺,格蕾塔·葛韦格,理查德·林克莱特,沃利·菲斯特,莉娜·邓纳姆,安东尼·多德·曼妥,维托里奥·斯托拉罗,维尔莫什·日格蒙德 

    导演: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剧照

    阴阳相成 剧照 NO.1阴阳相成 剧照 NO.2阴阳相成 剧照 NO.3阴阳相成 剧照 NO.4阴阳相成 剧照 NO.5阴阳相成 剧照 NO.6阴阳相成 剧照 NO.16阴阳相成 剧照 NO.17阴阳相成 剧照 NO.18阴阳相成 剧照 NO.19阴阳相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胶片技术从蛮荒走到成熟,电影人采用化学摄影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和视觉奇迹。而当时间逐渐走向21世纪时,化学摄影法趋近临界点,几无上升空间,且越来越无法应对电影工业对新技术和全新拍摄手法、理念的诉求。与此同时,数字摄影方兴未艾,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进入传统技术固若金汤的电影领域。从Dogma 95对手提DV的使用,到乔治•卢卡斯大胆的HD摄影之应用,伴随着“顽固派”和“革新派”的政治和讨论,数字摄影蚕食着传统胶片的领土,逐渐成为当今电影工业的主流。在这一过程中,配光、摄影、剪辑等工作也相继受到冲击和影响。  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对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满怀信心的展望……

     长篇影评

     1 ) 数字摄影如同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支创作电影的笔

    这是一部关于电影拍摄技术发展的纪录片,讲述当数字技术从建模进入到电影领域,逐步涉及后期制作,剪辑,并开始在制作电影的核心部分摄影领域全面取代胶片的过程。基努里维斯对众多一线导演、摄影师、乃至摄影设备生产厂商的访谈,让我们这些电影爱好者有机会了解许多拍摄电影,制作电影的细节,了解许多前沿的技术。
    与电影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新一代数字摄影机相比,听乔治卢卡斯,马丁西科塞斯,卡梅隆,大卫林奇,大卫芬奇,诺兰,索德伯格等等太多耳闻能详的名导以及很多一流摄影师,电影工作者侃侃而谈他们对电影技术在拍电影里起的作用,帮助我们了解电影创作的本源才更是这部纪录片要传达给我们的精髓。
    正如大卫林奇所说:Everybody and his little brother has a piece of paper and pencil. But how many great stories had been written on that piece of paper. Now the same thing is gonna happen in cinema.
    制作电影的门槛越来越低,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制作一段video传到互联网上,在某种程度上,它们都可以被称为电影或者微电影。这是电影之幸还是一种悲哀呢?

     2 ) 《阴阳相成》:如果没有基努·里维斯,这部片子不会诞生

    人人都有纸和笔,但那张纸上又写下多少伟大的故事呢?现在同样的事情要发生在电影身上了。

    ——大卫·林奇

    最近一直在等《疾速备战》的高清资源,正巧最近基努·里维斯的曝光率挺高,美媒还挂起来一阵尬吹基努的风潮(大概把他捧到了最受观众喜爱演员的程度,基努本人表示很懵逼)。

    我翻了一些他早年间的作品得到了一个意外收获,除了《黑客帝国》系列外,基努·里维斯对影视业还有一项卓著的贡献,就是下面要说的这一部纪录片——《阴阳相成》。

    (香港的译名非常暴露粉丝情结:《基努·里维斯给电影的情书》)

    这部纪录片由基努·里维斯本人出任制片人和出镜记者,采访了巨多业界名导和摄影师就当今(2012年)电影体系下的胶片、数字之争展开讨论。

    细究之下,整部电影散发着规整的论文气息,将现有的胶片、数字矛盾拆解开来,从动态影像的捕捉、冲显、放映以及储存等方面分条论述,由持有相反论点的名导阐述他们的感受,其中穿插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

    其实这部电影并不像描述中那么冰冷晦涩,虽然不是将导演们聚在一块来一场华山论剑,但各个环节中导演们的观点都不尽相同,无缝剪辑中形成了跨越空间的辩论战。

    其间没有太过激进、新潮的观点,胶片数字之争在大众语境下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谁都明白数字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但就像中文译名阴阳相成那样,所有的元素最终汇聚整合,走向了对电影这一技术艺术混合体的讨论,其中蕴含着迷影人无穷的乐趣。

    先来简单列一下出镜的名导大咖,没办法全部罗列,片子中有详细的字幕注解,b站搜索片名《阴阳相成》就能看:乔治·卢卡斯、大卫·芬奇、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克里斯托弗·诺兰、马丁·斯科塞斯、詹姆斯·卡梅隆、大卫·林奇、乔·舒马赫、拉斯·冯·提尔、丹尼·博伊尔、拉娜/安迪·沃卓斯基、史蒂文·索德伯格……

    首先要说,如果没有一个像基努·里维斯这样大牌的明星来做制片人,《阴阳相成》绝对是不可能诞生的,我必须郑重感谢基努这个用了半秒钟就拍板的点子。

    镜头中顶尖的艺术家和技术狂魔其实都特别朴实纯粹,他们的观点和立场都跟自己的作品是高度吻合的:满嘴Funk的大卫·芬奇、话中富含哲理的沃卓斯基姐弟(现在是姐妹了)、随时随地都能high起来的丹尼·博伊尔和卖萌的老马……

    (所有导演中最难邀请的是诺兰,基努·里维斯亲自出马投其所好给他写了一封信,表示希望在未来16个月中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采访他二十分钟。于是诺兰欣然应允了20分钟的采访,后来还给加了5分钟)

    在乔托·卡努杜的《第七艺术宣言》中,他将电影称作前六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是一门拥有时空属性的崭新艺术。

    而时至今日我们习惯使用一个词汇:电影工业,实际上它是独一无二的,从来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真正能与工业挂钩。除了“群策群力”和“成本高昂”这些老生常谈的原因外,电影从来都是艺术与技术的混合体和共生体。

    两者孰轻孰重我现在并没有论断,但我相信正是这种杂糅属性让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而技术就是电影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人类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和电影工业对其极高的转化率才让电影成为每一代人眼中方兴未艾的存在。

    《阴阳相成》提供给我们一条思路,电影工业由胶片过渡到数字时代不单单因为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这种改变的根源其实来自人们对掌控这项艺术的渴求,这种渴求往往需要技术的支撑,而翻新的技术又翻过来刷新人们的渴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早期的电影剪辑师(那时称剪辑员或技工)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因为这个工种类似纺织女工,只是将胶片剪切粘贴,导演也很少走进剪辑室。后来为了满足感官需要出现了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视听元素的极大丰富使影片需要在每一帧之间编辑,剪辑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也渐渐真正有了剪辑师的称谓。

    (马丁·斯科塞斯)

    电影的数字化则来自更高自由度的编辑模式,剪辑的最小单位不再是帧,而是能在每一帧上进行精细的编辑。

    数字编辑可以处理更丰富的画面,它能随意调整画面里的每一个部分的每一个参数,并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光化学色彩配色。

    与之对应的,更为便捷可靠的数字拍摄设备也成了人们迫切的需求,用手持DV拍摄的影片开始在圣丹斯独立电影节上获奖,并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厂商不断攻克清晰度和宽容度的难题,只不过它的进程相对慢了一些。

    数字设备和编辑介入电影创作后,率先受到影响的是摄影师,拍摄的画面不再需要经过一个晚上的冲印才能被看到,所有人都能通过监视器实时看到拍摄的画面,且电影最后的呈现效果也更多地被数字配色师掌控。胶片时代的摄影师是唯一能够知道第二天样片效果的人,这是种浪漫的权力,他们可以骄傲地对导演说“明天看吧,肯定超惊喜”,当然也有很多“What the funk!”的惊吓,大卫·芬奇额外补充道。

    数字时代人人都能看到画面,摄影师工作的专业性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让很多人产生了“我拿机器我也行”的错觉。

    数字化摄影机给整套拍摄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极大扩展了单台摄影机的拍摄时长,不必拍十几分钟就换上一盒新的胶片,体积的便捷化也提供了更多机位拍摄的可能性,一次拍摄中能捕捉更多的信息量,镜头的选择更加灵活。

    拍摄中有了“无限NG”的技术可能(演员的噩梦),没有了胶片的成本限制,一条不满意还可以接着拍下一条。

    涉及到电影的放映、储存这些下游环节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导演站出来论述了,现实就能说明一切:有胶片放映条件的影院已经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影片已经完全数字化。

    虽然数字储存的时效性很差,马丁·斯科塞斯也提到胶片可能是唯一能长久保存六七十年的介质,但这种方式已经不具备商业性质,变成了一种收藏的手段。

    所以到了影片的最后,诺兰成了唯一一个坚守胶片的导演,也坚持着只用胶片拍摄他的电影。

    几乎每个观点的最后都有诺兰出来唱反调,整场“辩论” 中的“胶片派”老是在谈什么“艺术”、“质感”这类抽象的词汇,面对能讲出严谨道理的“数字派”明显缺少可信度。

    放到现今的网络环境下,这伙人就是不识时务的“杠精”,诺兰还是最闷骚的“杠精头子”,大多时候没有理还非要杠。

    而实际上《阴阳相成》并非是让大家争论胶片与数字的优劣,更不是二者的存亡之战,马上就要2020年了,如果说影片中真的有什么独到的预见,那么在电影完成的几年后也就毫无意义了,现实永远比任何东西都更有说服力。

    只说国内的情况:2016年上映的电影《长江图》宣称是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延期多年上映的《狗十三》和《无问西东》也是使用胶片拍摄),片方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电影是在北京电影洗印厂拆除的前一天才完成胶片的清洗工作,自此之后如果想在国内完成胶片的洗印已经几乎不可能。

    2007年是业界公认的胶片巅峰,技术浪潮下胶片的没落速度令人咋舌,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产生了为什么要用胶片拍电影的疑问,二十年后呢,会有人还提起胶片吗?

    《阴阳相成》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它只是基努·里维斯在更新换代的背景下,想要记录下行业现状的片子。

    他使用最多的问句是“Where are we today?”,电影中所做一切采访和调查都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导演中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哪怕站在技术最前沿的卡梅隆也没有给出答案。

    但名导们思考的方向却出奇的一致,他们都指向了电影本体。

    所有的一切在最后都豁然开朗,无论是“胶片派”还是“数字派”都是运用技术的电影人,尽管工具不同但也是一个战壕的战友,自然也不存在什么杠精之说,他们反思的重点在于技术能给电影带来什么又拿走什么。

    换言之,电影品质提升的速度真的跟得上技术翻新的速度吗,我们真的拍出了更多好的作品吗?

    所以我选了大卫·林奇的话放在开头,我想这句话也能够为《阴阳相成》这部“电影论文”挈领提纲:人人都有纸和笔,但那张纸上又写下多少伟大的故事呢?

    “胶片派”的观点这时候就占有很大的分量,胶片电影的工作纵然繁复,但它也教会人们原则,数字时代的人们却遗忘了,越来越多的人再也不会在意品味了。

    大卫·芬奇分享了一则关于唐尼的趣闻,为了抗议剧组每天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拍摄,他把尿盆带到片场抗议。

    没有限制不完全是好事,胶片机一旦开机就意味着成本开始消耗,剧组成员都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进入拍摄,换胶卷间隙的两三分钟大家又可以稍事休息,调整状态,相反没有拍摄时长限制后,人们的拍摄效率其实并没有显著的提升。

    绝大多数支持胶片的导演并非食古不化,他们只是认为胶片拍摄带来的守序和专注更适合自己。

    试想一下,中国最早站上世界舞台的武侠片《侠女》就达到中国武侠片最高的艺术成就(获得戛纳主竞赛单元提名),那时候胡金铨连跟随快速运镜都没办法实现,现在一个场面我们可以获取十几个角度的素材,但是从来没有过超越前辈的成就,甚至连合格的武侠片和动作片都不常见。

    与设备能获取到的所信息量匹配的,应该是我们更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电影展现、复原物质现实的功能本质从来没有变过,但我们实际是越做越差了。

    诺兰的话其实很中肯,为什么大家现在老是追问我为什么要用胶片,而不去问别人为什么要用数字呢?(言外之意是数字谁爱用谁用,反正我不用,傲娇)

    现在胶片留存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它仍然是一个可靠的选择,数字化虽是潮流但绝不是万能解,无论使用什么手段最终都要契合电影,卡梅隆用的3d跟现在泛滥的后期转制3d大片有什么分别,我相信每一个观众心里都有一杆秤。

    片子制作完成后的2014年,马丁联合诺兰、昆汀等几位导演发起保卫胶片的提议,好莱坞几大制片厂与刚刚度过破产保护期的柯达签订协议,每年向柯达购买一定数量的胶片。

    杜琪峰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动:

    “我不认为香港电影死了,哪怕我们每年只生产一部电影,那它也是香港电影”

    如果还有导演还愿意把胶片作为自己电影的形式,那它作为一种选择就应该一直存在。我希望在未来里,诺兰还愿意坚持胶片,卡梅隆和罗德里格兹还在技术前沿奋战,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也不必说服对方,那样才是真正的“阴阳相成”。

    拍摄设备的平民化让电影这门艺术开始怯魅,但数字影像或是数字技术从来没有改变人类讲故事的方式,好电影永远是用人文关怀带我们看世界,至于怎么看,从哪里看,先看哪里才是导演们百年来都在思考如何求变的问题。

    快要到2020年了,上个世纪的人们在电影院看动画版的《狮子王》,现在的我们在电影院看3D版的《狮子王》,难道再过30年我们还会在家里看到VR版的《狮子王》吗,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为什么我们眼里的世界还是如此相似呢?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在消费前辈们的人文关怀,我们这一代人的人文关怀又在哪儿呢?

    我想《阴阳相成》的真正意义就在于通过每个从业者口中的肺腑之言,揭示了电影业的生命力来源,原生的艺术、技术两条源代码就是电影的DNA,它们同根,对立又相连。

    行业规则和技术手段总是在变,导演们也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但回到电影他们又是阴阳调和的。有一点永远也不会变:调动自己的感知力,充满诚意地用心去做,如果做到了,那么你用什么方法做到的并不重要。

    (乔·舒马赫)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小怪物大世界】
    欢迎大家关注这个可可爱爱的公众号
    希望优秀的你,一生平安喜乐

     3 ) 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与导演Chris Kenneally的对谈

    图文并茂版请见 http://ethermetic.com/archives/3145


    Q:协会成员摄影师John Bailey
    A:导演Chris Kenneally

    Q:你对这片子迄今得到的高关注有何感受?连A.O.Scott都在纽约时报写了篇主导评论。
    A:《阴阳相成》已得到的关注简直难以置信。影评太多褒扬。这感觉真好。我希望能有铁杆影迷和行业外的观众来看这电影。我们拍片的初衷是,既能满足对话题已有一定了解的观众,又不会让外行觉得晦涩。我们想拍一部娱乐抓人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希望是成功了。


    Q:怎么会和基诺里维斯凑一起拍《阴阳相成》的?
    A:有部基诺监制主演的电影叫《Henry's Crime》,我在给这片子做后期监督。数字中间片、混音、成本汇报会议,这些多数制片人变着法子躲的东西,基诺都参加了,我们两个聊了很多后来出现在电影里的话题。基诺看过我早年拍的纪录片《Crazy Legs Conti: Zen and the Art of Competitive Eating》,我猜他挺喜欢吧。他说:“你是个纪录片电影人,我们干嘛不拍部纪录片,记录电影工业正发生的事儿呢。让我们记下这变更的一刻”。我大概考虑了半秒钟,然后说:“当然!我入伙了!”

    Q:拍这片子时,做后期监督的工作经历是如何赋予你独特视角的?
    A:我从98年起就在纽约做后期监督,亲历了许多技术变更。大概有十三个年头,我都在向亲友解释自己糊口的工作是做什么的,我知道人们对什么感兴趣,又有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的解释。我也建立了在Technicolor、Sixteen19、Deluxe、Goldcrest等的人脉,可以寻求他们的建议和帮助。

    Q:片尾字幕有段“特别感谢”,提到很多并未出现在电影里的知名艺术家,你肯定是访到了他们。怎么决定放哪些,又不放哪些电影人到成片的?
    A:这是个真心困难的剪辑过程。我们采访了约140人,最后成片只用到70人。拿到太多出色的访谈,这算是种幸福的烦恼吧。我们尽量包括足够多不同的人,便于从广阔的角度覆盖这一讨论。但同时,我们也想让观众觉得这部纪录片是有角色的,故事演下去时会有他们希望能反复听到的人物。


    Q:显然,没用进去的访谈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档案。有计划把未使用的素材“存档”吗?或是放到互联网上或供电影学者使用?
    A:我们正想办法把所有完成的采访组织起来,供电影学生、学者、粉丝和其他任何想进一步探究的观众参考。也在谈出一套书收入原始访谈的事情。

    Q:说到“存档”(archiving),片中关于长期存档的话题只占很短的篇幅。这话题就是不够“热”。在我本人和Association of Moving Image Archivists (AMIA) 同僚的讨论中,也发现好像只有档案师们(archivist)在发布关于数字媒体脆弱性的警报,很少有电影人听得进去。我的一些摄影师同侪也没读过那两篇AMPAS发布的数字化困境(Digital Dilemma)报告。很好奇你采访了任何档案师吗?
    A:为这部纪录片做研究时,我的确读了大部分的数字化困境报告。存档肯定是个大问题。我不太同意没在纪录片里给这领域足够时间的说法。临近结尾时有一章专门讲了这问题。我们没能真正给出答案,但呈现了斯科塞斯、索德伯格、卢卡斯,柯达、伊斯特曼的伙计,和许多人对存档的看法。这绝对是纪录片中真正触动观众的一块。世界变得这么快,没人能对数字存档给出坚实答案,这想想就吓人。很多人觉得胶片至今仍是存档移动画面的最佳方式。

    Q:拍这部纪录片,你们用到什么摄影机和格式?
    A:《阴阳相成》是用数字摄影机拍的。采访时我们用了松下HPX 170s。我们的摄影师Chris Cassidy也用佳能5D拍了些辅助素材(B-Roll)。

    Q:这片子做了胶片拷贝吗?还是说所有放映都用了数字方式?你们是如何存档自己素材的?
    A:目前为止只有数字元素。基诺和我绝对想在未来做些胶片素材以供存档。另外,我想在橱柜里放盘胶片来着。

    Q:放映环节上,胶片拷贝的未来会是如何?有什么关于数字放映的看法吗?或是关于大屏幕电视取代数字投影机,比如《阴阳相成》在林肯中心开画时用的那个?
    A:我想胶片拷贝会成为特例。放映这块绝对在走向数字化。林肯中心放片时我不在场。事后参加问答环节,才见到那块巨大的电视屏幕。这里有很漂亮的电影放映环境,事后与我聊起的观众也都说,那块152寸等离子屏幕的显示效果很棒。

    Q:关于胶片/数字的讨论,有什么个人观点和大家分享吗?很少有人像你这样亲历那么多各色不同的观点。要是采访自己的话,你会问些什么?
    A:数字肯定在上升的势头,我认为基本上它会替代胶片成为创造和放映电影的主方式。我爱胶片,也为那些艺术家用它创造出的画面和故事所鼓舞。我希望它能作为一种选择继续存在。我会(也在)问自己,怎么会这么幸运,能加入一个如此有趣、鼓舞人心的项目!拍这部纪录片绝对让我长了很多见识。这次的体验很美妙,真心感激能有机会和这么多牛B才人碰面录下他们的想法。活儿不轻,但要我明天再来一次我绝对乐意。

    Q:电影开画前几周,你在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的俱乐部把片子放给会员看了。他们的反响如何,有什么收获吗?
    A:在ASC大本营放纪录片是个绝佳的机会。观众里有很多摄影师我们都采访过。他们看这片子当然让我紧张。这些都是真正的专家。我准备好了在问答环节被摧毁!幸运的是,看上去大家都挺受用《阴阳相成》,很多人当场向我表示,真高兴有人就这话题拍了纪录片。能和成员及客人一起喝上几杯很开心,能了解还有人在确保电影艺术于技术、艺术两方面持续发展。很高兴知道有这么一群人不会接受劣质画面,将继续战斗、创造并确保捕捉、操控、分享的画面能达到最高标准。这真的很鼓舞人心。

     4 ) 要不要上


    “上”是一个既可以表达积极,又可以表达猥琐的词。曾经看过一个很妙的方法,当你无法清楚的表达某一事物的时候,越简单则越能表达丰富的内容。被用的连词自己都觉得恶心的“创新”、“革新”、“发展”,在我看来一个“上”字即可。


    多年前从杂货铺买两毛钱冰棍就已经是极其幸福的经历,而现在超市琳琅满目的选择也无法带来满足感;
    多年前能凑齐沾满灰尘的小当家水浒卡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愿望,而现在通过网络几次点击之后花出一个心疼的数目之后也无法带来满足感;
    多年前花四块钱从地摊的单碟盗版VCD中找武打电影的收藏可以花掉一整个下午,而现在将电影天堂与simpleCD的下载塞满1TB硬盘也无法带来成就感;
    多年前看着刚冲洗出来的胶卷照片指指点点还说“如果当时这么拍就好了”的时代已经消失,而现在随手的1299的手机就可以带来800W像素的成像的却懒得再拍下眼前的美好;

    从电影讲起
    刚刚看完纪录片《Side by Side》,身兼编剧跟导演的Christopher Kenneally从1998年起就在纽约做后期电影监督,亲历了电影界许多技术变更,在电影中导演邀请了电影界诸位神导,针对电影界正在经历的一场变革进行了探讨。
    从一百多年前开始,胶卷作为最为最好的拍摄载体就被电影人使用,利用胶卷神奇的曝光,创造了无数的经典,带动并见证着整个时代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数码成像逐渐走入生活,开始有电影人把数码摄影机带入电影的制作,但由于像素、对比度等能实现的效果远不及胶片,很多人把Video与Film根据拍摄介质做了严格的区分。直到近几年高清数码摄影、相应的电脑特效升级、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数码摄影可调整性的提高(剪辑、调色、传输)、数码文件的易于保存,都逐渐使数码拍摄逐渐成为主流,甚至呈现了取代胶卷拍摄的态势。
    回想最近的柯达申请破产保护的新闻,不就说明照片的胶卷时代已经结束了,那电影呢?

    我们在“上”
    回想“.mp3”的数码格式取代卡带上的磁条,网络的分享代替纸媒的传播,数码相机代替胶片相机,一定程度上预言着电影的数字化对胶卷取代。
    换一个角度,我们看到事物在发展中,总会出现一种完美的状态,就如同刚毕业的我们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的一样完美,电影与胶卷的结合本来就是一种完美,但如同指望找到工作就能一直幸福下去一下一样,指望通过胶卷一直承载电影的制作需求,是一个很幼稚的期望。
    作为人,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是我们不断追求更完美更好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天性,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们也“下”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但是不是一个不“上”的人。
    说来矛盾,只是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足够现代才更能感受到历史的韵味,只有更好掌握时下的人,才能更好的体会出怀旧美好。发展的浪潮中,传统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些是个人兴趣爱好,有些是功能上的特殊需求。
    记得在考研政治题目中,我们经常用一句话在总结近代中国的经验教训,就是这句“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口号,往往存在激进的成分,但是我们处在变革的当代,要不要紧跟上这些变化,每个人潜移默化中已经做出了选择。拍出《记忆碎片》、《盗梦空间》、《蝙蝠侠》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胶片的忠实者,几度拒绝将数字摄影与3D技术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但是从其大力支持IMAX(普通电影感受的升级版)可以看出,他本人也选择了“上”。
    这让我想到作为城市规划成果表现方式,繁杂的线条与明暗构成的手绘图面曾经作为方案表现的最为极致的方式,在我大学本科前两年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和学习。到了大三,我偷偷通过一些被一些教师称为“偷懒”的电脑软件的协助,发现手绘灵活性大大增加,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方案表现中一些复杂的透视效果、繁杂的版面排版,最终将其与手绘的质感等做了很好的结合。这些二者结合经历,对我后来以电脑表现为主的阶段,仍然愿意以手绘效果反过来辅助电脑表现起到了帮助,很多人说我的电脑绘图看到一种手绘的即兴与灵活。

    “上”不可耻
    当然也有不少人担心,这种不断的技术发展与普及,对专业人才的地位出现撼动的前兆。我们可以通过大洋那边Youtube的崛起、我国的微电影迅速串红看到,很多多年前无法接触的东西被大家拿在手里品玩,这大大增加了普通人有限时间内对不同领域涉及,丰富生活经验的可能。但这并没有撼动某些既有艺术形式的地位,反而促进了其他的发展。
    当电视出现的时候,有人断言电影院已死。虽然当时电视的确分流不少常去电影院的观众,但是电影在逐渐发展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环绕音效、超大画面这些电视无法做到的被电影院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可以说是电视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电影院的进化。
    作为美国黑帮片的大神级导演马丁西克塞斯说“全民都在解读电影。他们通过镜头和画面解读事实或者自以为的事实,不过有些孩子还挺擅长这个的”,透过这份淡然可以看出,其实真正聪明人是不会通过阻止主流的发展来捍卫自己的地位,而是通过主动尝试与发展,其新作《雨果》就从专业角度使用了3D技术,被称为“老马用3D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同样被大家熟知的李安也是不断在发展的主流中,利用扎实的叙述、唯美的画面、前卫的技术,一次次的将自己东西方哲学的融合玩的出神入化。
    在《Side by Side》中被访问者,另一位大神级大神级导演大卫林奇,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手里都有纸和笔,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成了作家。
    “海纳百川”不是制约发展的因素。

    品位而“上”
    当然过度的开放也给一些低俗与动机不纯行为的出现,被中国电影毒害够深的中国电影观众,很多人都发过相同的誓“再也不进电影院看国产电影”。
    在动不动就把民主意识抬出来分析一番的美国,也感叹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的确让不少人失去了对“品味”二字的坚持。
    被称为“神一样的开始、神经病一样的结尾”的国内某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逐渐将自己的备受好评的一嗓子定成败的“平民”做明星的形式,玩到最后变成了绕口令般的广告词、再加上备受怀疑的内定风波的低俗选秀节目,失去了自己对平民意识的坚持,失去了自己对“品味”二字的原则。

    不“上”则“下”
    最后要说的是“要不要!上?”与“要不要?上!”,即是先想,还是先做的问题,有个亦师亦友的哥们说“当你不知道怎么走的时候,别停下来,走着走着就知道往哪走了”,因为疑惑与落后并不是你的错,而是别的东西太复杂了、发展太快了。比起后来拍摄的《星球大战 前传》系列,现在回看较早拍摄的《星球大战》系列某些特效镜头是多么的惨不忍睹,我们所赞叹的内容,往往需要加上“在那个年代看来”。文章开头提到的感叹,其实也仅能作为怀旧文艺青年的独白,真正的历史终究成为历史。
    Surface作为微软世界末日年底推出的产品颠覆了众人对微软制作软件,硬件领域很少有大动作的印象,随后很多无良知的媒体开始进行狂轰,意图否定这一发展带来的意义,拿着某些所谓的测评重点对齐进行贬低。单从触屏与手指这一角度来说,殊不知若没有微软这一步棋,我们的手指触屏操作在家用上,甚至在工作生产上,还要再晚个十几年甚至更长,微软的这一标榜,绝对不止为了销量。我们很感激苹果公司将触屏这一理念很好的运用于手机。但仅从触屏用在个人电脑上会使用户很累的这一调研结果,就让苹果止步于将这一理念带入个人电脑,未免显得过于果断。从触屏现如今很好应用于娱乐、媒体展示、交流体验、甚至逐渐出现的生产功能,微软的这一举动,让苹果显得像个顽固不化的老头。除了改改像素、改改接口、改改系统版本等小动作外,我们很难看到苹果当年带来的划时代的气质。但若苹果在暂时落后的局面下,还能在电视领域、打印生产领域依然带着自己的锐气发展下去,迎来事业二春也不是不可能。
    接受新事物就像生孩子带来阵痛,但痛过之后带来的是幸福感。记住那只是阵痛!
    所以,“要不要?上!”

    本文引用多位豆油的短评 若有要求 请告知

     5 ) 谁都不会少

    阴阳相成这个名字译得恰到好处。

    基努·里维斯访问了业内一众顶尖的导演,从以乔治·卢卡斯和詹姆斯·卡梅隆为首的技术帝到以克里斯托弗·诺兰为首的胶片忠实坚守者,亦有像罗德里格兹和索德伯格领衔的新生代导演,当然也有像马丁·西克塞斯和大卫·林奇这样的赶上时代脚步的影坛常青树。对于胶片和数字一直是老生常谈的争论,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的变化改编了电影人的工作方式么,也改变了观众们观影的方式。电影从像教堂一样神圣变得随手可及,老少咸宜。但就像片中以一位资深著名的剪辑师说的,詹姆斯·卡梅隆在20年前就说过“Film is dead.”但直到今天它依然存在。就算对3D技术再嗤之以鼻的导演也不得不承认数字技术为拍摄电影带来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变和改革。

    好似沃卓斯基兄妹说,历史的齿轮永远在前进,人类的技术永远在提高,数字电影的技术只会往更高的水平发展,但将电影定义为唯一一门24格艺术的胶片,也不会轻易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6 ) 胶片向数位转变的时代

       电影的发展历经了很多阶段,从无声到有声,比如《雨中曲》,《日落大道》等等电影都描述了无声到有声电影这个过渡时期对电影人的影响。在那个时代,有声电影只是一种尝试,但却大获成功,成为了一种趋势,一种未来。紧接着电影从黑白时代步入彩色时代,让我们感觉电影越来越真实。而现在我们又经历着下一个巨变,从胶片到数位,这是我们这一代观影人所经历的改变。随着数位技术的完善,我们的观影体验会被完全颠覆,电影对于我们再不仅仅只是观看了,我们会成为电影中的一部分,观众与电影不再是割裂开的。
      从乔治卢卡斯在第二部星球大战开始尝试用数位相机来拍摄电影起,数位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电影中。伴随着数位技术的完善,胶片技术越来越有被取代的可能,很多大型摄影生产商都停产了胶片设备。就像每一次巨变一样,人们都会对过去的东西表示出不舍,但还是有很多人坚持用胶片来拍摄电影,相信胶片还是有存在的优势的,虽然这个优势变得越来越小。胶片技术伴随了人类一百多年,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另外由于其物理特性,胶片还是有很多优点,比如存放时间长等等。但逐渐完善的数位技术代表着全新的电影体验,不仅改变额拍摄电影的方式,还改变了观看电影的方式。由于较低的投入成本,数位电影可以同时在多个角度拍一个镜头,甚至允许演员无限的NG,这都是胶片所不具备的优势;另外数位相机越来越清晰的拍摄,达到4k甚至5k的标准,这已经远远高于HD的标准了,这也是胶片所不具备的优势。另外数位还有后期的优势,剪辑和编辑变得也更容易了。但是数位也有它的劣势,它的保存时间是人们所顾虑的,不同的格式需要不同的播放器,有些已经没有使用的格式,只有那个时代的播放器才能播放,而这不像胶片那样,只要有光任何时候都可以看。但是数位确实代表着未来。
      数位技术带来的改变是全方面的,不但只是电影拍摄。它的改变还体现在电影的后期制作,影院的播放媒介,以及观众的观影体验。
    影院上映电影不再需要笨重的胶片,因为胶片运到各地的成本也是巨大的,数字存储解决的运输问题,影院放映的成本也降低了。另外数位技术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比如IMAX,3D,观众仿佛置身电影里一样,让电影变得鲜活。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改变,代表着一个暂新的时代。
      我们期待新的技术,期待新的体验,期待数位技术创造一个新的电影方式,但另外我们也感谢胶片电影陪伴我们人类社会的一百多年,因为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感谢所有电影人和所有爱看电影的人
      

     7 ) 解析数字和胶片之争

    为给长久以来甚嚣尘上的数字与胶片之争下个结论,基努·里维斯采访了大量双方的支持者——基本上都是大牌、资深的电影人。他们分成两个阵营,各抒己见。我们很容易将之想象为一场对手们隔空进行的争论,但严格来说,影片的内容与辩论有着截然的区别。虽然基努·里维斯时常将反对派的意见互相传达,而导演也尽量截取不同受访者的语录,归类在同一个话题下,构成唇枪舌战、争锋相对的感觉,整部影片氛围友好融洽,节奏有条不紊,信息量非常丰富。

    通过交叉阐述意见,影片由浅入深的介绍了数字和胶片两种技术各自的历史和技术细节。胶片是百多年来的传统选择,比起数字最显著的劣处是,缺少后者所见即所得的方便,虽然数字会让演员抱怨没时间休息,但毕竟不是技术缺陷所致。成熟的数字技术在诸如摄影,剪辑,特效,配光,拍摄环境,自由度,传送拷贝的便捷和经济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也逐渐克服诸如分辨率不够高、动态范围不够宽广等瓶颈,大举吞噬胶片的市场份额。对于影迷来说,本片堪称一堂难得的电影学堂,既专业严谨,又深入浅出,对后期制作的技术详解,比大多数DVD花絮都要详尽和细腻。

    通篇来看,影片更像是一篇数字摄影术发展史,为这个新晋蹿红的电影宠儿树碑立传。随着新设备的不断推出,新技术不断研发,新难题不断被攻克,数字混得风生水起,颇有点Facebook逆袭Myspace的励志效果。从90年代中后期被主流鄙视、独立小成本青睐的边缘处境,到2002年全面拥抱数字技术的乔治·卢卡斯被斥为恶魔,到2007年数字占据大半壁江山,逼使胶片机器减产和停止研发,再到2009年数字拍摄的《贫民窟百万富翁》获得奥斯卡首肯,简直是星火燎原、风卷残云、屌丝发迹夺爱富二代之势。影片拍摄的2012年,所有业内人士都认定数字终将取代胶片,而在时下的2014年看来,这个趋势比他们预测的更迅猛,如今要在影院看到一部胶片电影,难度已不亚于2D科幻大片。诺兰是所有受访者中最难请的一位,我猜测,与其说他最忙、派头最大,倒不如说他并不太想聊这个让他显得像个老顽固的话题,如果不是名头如雷贯耳,诺兰在片里的存在感少得可怜,那个饼干的例子也并不形象,有点高冷。

    最令我不可思议和恍然大悟的,是影片指出胶片在长期存储上的优势。按照常识,胶片需保存在恒定温和的环境中,而数码拷贝可以无穷克隆,生生不息。我承认,就像影片指出的,我之前从未考虑到格式问题,小时候启蒙了我影迷之路的录像带,如今已很难找到播放器了;网络时代初期看过的一些乱七八糟的视频格式,如今最强大的软件也不再兼容。那么,谁能保证现在下载主流的rmvb,mkv等格式,十年后完全被00后、10后的抛弃了呢。当然这事实也令我挺愉快的,毕竟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影迷,我对胶片还是有种割舍不断的情感。

    诚如开头所说,双方的分歧其实并不在于哪个更好。数字的推崇者褒扬种种优势,兴高采烈的描述数字如何登上主流的舞台;胶片固守者们的态度则是,数字终究是要全面取代胶片的,但还不是时候,就像3D技术一样,传统仍有极大的生存空间。双方都看了新技术的便利与高效,只在何时使用、如何使用上未达成统一。影片结尾彻底避开了二元矛盾,升华到了电影的本质,达成了双方立场上的和解:选用哪种技术其实是次要的,电影人首要考虑的仍是如何讲述动人的故事,催生美妙的梦幻,以达到艺术的至臻境界。(文/方聿南)

     8 ) 伦敦preview上的几个梗 (乱入)

    片子立意明确扎实 --- 一部又geeky又techinal的纪录片 按制片人自己的话说就是绝对对的起荷包 短短一百分钟相当于电影学院一年的课程了 咳咳 (但却是不是浮夸,本片涵盖了20几年的电影技术发展史,并且用这个产业最有价值最具代表力的声音)

    首先有意思的是电影名字本身,在电影和制片人Justin 后来的谈话中出现多次,但意义又大不相同。

    首先整部电影的起源在影片最后调色室里(DI),一边放着胶片,一边放着数码 side by side,所以产生了拍一部关于两者之间对比调查的想法。

    稍微往下挖一层,就是目前的电影时代正处于胶片与数码的过渡期,两者共存side by side, 有的电影两种拍摄技术都会用到,有的只用于后期剪切,引起名导们各种褒贬。(话说其实片中只有诺兰和诺兰的cinmotographer 在誓死做最后一个拍胶卷的人吧。。。喂喂)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3D拍摄技术,是采用两个相机side by side, 就如人眼认识世界一样拍摄,录下两个有相对距离的世界产生3D效果。

    下面讲讲好玩的事情:
    采访这么多大导演很困难吧?猜猜谁最难邀请到?还能有谁?诺兰呗!

    电话那头说在将来的16个月里,无论在世界上哪个角落,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给我们20分钟,我们就会感到做采访。

    电话这头说:不。 然后挂掉了

    后来基努李维投其所好,专门搞来一个老板打字机,写信给诺兰。诺神终于开恩说我给你们20分钟。之后还在采访过程中格外大方的多加了5分钟。。。

    观众问:片子中一直提到,胶片已经发展到极致了,但是数字录像技术还在初始阶段,所以电影人应该一起去努力为研发新技术。但是IMAX film cameras 已经在技术上又把胶卷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有越来越普及(dark knight rises)。 难道在采访过程中,没有人提到这个问题吗?

    Justin: emmmm...我们有一部分专门讲IMAX
    的。。。与整个电影主题不符。。。所以被剪掉了。。。(为维持向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有超过一半的采访在片中并没有用到,之后会留出。。。)

    一些我记下来的对电影史有重大意义的影片:

    1998 celebration 电影用一台dv拍摄,整补电影的取景在那种特别的角度和摇摇欲坠的效果下完成。让电影导演重新反思是否大制作大班底才是未来的出路?还是这种降低技术却解放自由框架的艺术革新更重要?本片启发Danny boyle 与该片cinematographer, 一起合作了 after 28 days (虽然是烂片)但是在技术上却使小成本迅速多角度拍废气的伦敦成为可能。(据说只阻碍了10分钟交通而已啦)

    然后Boyle对电子无法自拔,第一次采用几乎全数字录用技术拍摄了 slumdog millonnair. 整个电影只是源于Boyle想利用数码相机的便携性拍摄有动感流畅,大型胶卷相机难以达到的角度所产生的,故事完全服务于这个初始想法, 并大获成功。

    星战就不用提了 卢卡斯疯狂迷恋数字化的效果 开拓了胶片拍摄录入为数字化格式去做后期效果 也恰恰是因为他大成本投资才使现代电影成为可能 (膜拜)

    Social network里芬其要求Red (专业电影摄像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制作一个电子摄像机可以减小机身重量,将录像部分与其他机身分开 (之为拍划船那俩镜头),还声明几天之后就需要,人家回复,机子已做好,已经在您桌上了。
    (顺便提一下Red只做了第一步真正可以媲美胶卷拍摄水准的摄影机,虽然经常死机,需要在相机上放上冰块降温,拍摄效果容忍度不高(指画面中可以看到的最亮的区域与最暗的区域的差值)但还是受到了电影界的广泛认可,因此有了片中著名一梗;“我要打电话给胶片,告诉他我遇到别人了。)


    最后的最后,导演很用心的把马丁留在了最后鄙视一切来了一句这一切都不重要,虽然整部电影都在探讨技术上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回归到了电影本身的内涵与价值。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电影的初始与最终的目的还是讲故事,无论采用什么手段,何种技术,把故事讲好,其余的都不那么重要了 :)

    - 讽刺的是,整部电影全部在讨论胶片与数字,但是电影本身全部是数码拍摄完成,也在某种层面上体现了时代难以抵挡的潮流。



    本文通过笔者短暂的金鱼记忆回忆而成,加上看片的时候难以有点激情澎湃,由于片子还没有正式公映,目前很多具体信息还难以考察,若有失误之处,还请交流指点,谢谢。

     短评

    如果说《电影剪接的魔力》是对剪辑师工作的一次游览展示,那么《阴阳相成》就是一篇以胶片和数码为中心的论文,迷影人不可错过的纪录片!受访阵容中丹尼·鲍尔像昆汀般富有激情,芬奇就是个满嘴FUCK的痞子嘛,当然谁也阻止不了斯科塞斯卖萌啊!

    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好吧,其實片中的導演全部都支持電影數碼化。每當說到數碼技術的演化如何,音樂節奏便明朗輕快,旁人在笑,我睇到一殼眼淚。整部電影裡,全面支持菲林的,其實只有Christopher Nolan一個而已。當製作電影的人面對這些抉擇,其實作為觀眾,除了買票入場,究竟可以做甚麼?

    8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胶片之殇。数码降低了电影制作的门槛,所以影像在泛滥。个人认为,数码实质上是对观众体验的一种剥夺,我能清晰地记起看过的每一部胶片的感觉,就像一个个奇迹,但数字,很可惜,只是放大的电脑屏幕而已。纪录片应该访谈观众,一部电影的完成观众也是一部分。导演的片面之词,是自私的考虑。顶诺兰

    1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把电影摄制从胶片到数字的演进过程同其自摄影,调度,成像,显像,调色再到剪辑,洗印的诞生过程联系起来并配以众多名导及其摄像班底对于胶片时代,老旧特效和技术革新的昨日今夕之描述和远景设想对影迷来说本身就是一针鸡血。

    1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诺兰这个憋吃真讨厌

    17分钟前
    • KREJERK
    • 推荐

    在那些老一辈眼中,电影更像是一种神圣的仪式,这是对电影的敬畏,是好电影得以出现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在技术的帮助下,制作电影变得普遍化的时候,好电影反而变得异常稀缺了。当技术的一次次革新带给电影改变时,电影似乎总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但不管怎样改变,电影都应该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22分钟前
    • 老K脸
    • 力荐

    对于电影技术的堪忧~心情欠佳有待重看

    2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迷影人必看!电影的数字与胶片之争。胶片死了吗…?此片从电影制作的各个角度来寻找答案,在各种电影技术活工匠的各式各样的态度中,观众应该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诺兰和他的御用摄影果然是坚定的胶片派!"我会用胶片用到死!(意译)"而卡梅隆和芬奇则是坚定的数字派。"龌龊司机"姐弟真是姐弟…

    32分钟前
    • 咖喱老人
    • 力荐

    剪的不错嘛~这片子简而言之来说就是电影界人士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喜迎数字时代的到来,而以诺兰为首的一小撮别有用心的胶片派遗老遗少不自量力螳臂当车......

    3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数字化肯定会大范围的替代胶片,就像mp3代替卡带,网络代替纸媒,数码相机代替胶片相机,但传统仍然会有一席之地,有些是个人兴趣爱好,有些是功能上的特殊需求。但从观众的角度来讲,技术永远是为艺术服务的,不论用胶片用数码,用ARRI还是用iphone,只要有故事,有冲突,用心去拍,都能成就伟大。

    36分钟前
    • jin.hao2940
    • 力荐

    虽然出镜导演名单闪的不行,但听他们聊胶片摄影机像素成像后期制作的专业名词实在是太晦涩了,所以这个给业内人士看更合适吧。不过看看每个导演的个人风格也不错,Danny Boyle特活泼,诺兰特严肃,斯科塞斯特有激情,林奇特“legend”,芬奇是个老愤青,说了影片里所有的F词....

    40分钟前
    • Iberian
    • 推荐

    立场都是打哈哈的用语,一个个骑墙派,除了诺兰。电影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该停止的事情,真不希望看到电影进入下一个技术时代,那种不再需要现场指挥,不再需要出外景,不再需要演员表演,不在需要摄影机和录音设备,完全靠计算机做出来的东西,还可称为电影吗?

    43分钟前
    • 大灰狼
    • 推荐

    感谢竹雨推荐。电影纪录片。采访无数电影业内一线大咖。包括导演,摄影,制片,剪辑等。探讨电影胶片的没落与数字化浪潮的汹涌。无论是摄影,剪辑,放映还是存档,数字化确实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但以诺兰为代表的胶片党依旧坚持着胶片拍摄。片子浅显易懂。既可大众科普也可业内学习。推荐!

    44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其实这片攒明星的意义要大于影片本身的主题。找到了大批的导演、摄影、剪辑、特效等大牌参与访问,观点其实很明确。重要的是从业者对这些变化的感受,从摄影、剪辑到调色、放映、存储,都是全面数字大潮,这是大势所趋,恐怕很难有逆转了。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无论胶片还是数字,电影最终的目的是讲故事。大卫林奇说的在理:每个人都有纸和笔,又有几个人成了优秀的作家呢?

    52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路上无聊端着pad一边走神一边说话一边看完的,坐稳了根本看不下去,keanu君,一副很孱弱的知识储备不足的气场啊,作为采访者怎么行,完全没做好一个攒局人。

    53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我给这个片做了个字幕,怕是看的最仔细的电影了吧。所以感觉很难说,就不说了吧

    58分钟前
    • 普赖尔蒂斯
    • 力荐

    内容丰富、剪辑流畅,非常棒的一部关于电影制作的科普纪录片。我们能够见证胶片与数字电影的并行时代,实属幸运。不过即便你对这场争执不感兴趣,光是看看一众大师级导演(林奇还是最帅有木有)和摄影师现身说法的壮丽,也完全对得起这一个半小时的光影之旅。(9.0/10)

    6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中译名阴阳相成似乎多了些哲学意味,其实是数字电影和传统胶片菲林拍片的探讨。个人觉得,就像电子书占据实体书领域一样,数字化将会是未来大趋势,但个人还是喜欢菲林胶片,喜欢那种颗粒感、即时的演绎、调动画面的艺术感和第二天出样片的那种期待。未来数码和菲林如何融合,见仁见智吧。8.4

    1小时前
    • 巴喆
    • 力荐

    电影制作的介绍性“论文”,从拍摄到剪辑到调整色彩到当下最先进的高清摄影机和3D技术,我是完完全全地被吸进去了~赞!基努这个发型变化也是很狂野啊,啧啧。卡梅隆像科学家,诺兰很绅士,芬奇好流氓啊,丹尼鲍尔好激情!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